工程泰斗寫劇本宣揚本業

工程泰斗寫劇本宣揚本業

【記者盧勁業報道】「醫學界有李家仁、建築界有關正傑,點解就係冇工程界出身嘅歌手?」身為工程界泰斗的陳福祥一直有個心願,希望香港也可出一個能歌善舞的工程師藝人,以宣楊工程專業。本身已擁有一堆博士、碩士學位的他為宣揚工程專業修讀了戲劇課程,親自撰寫劇本與無線電視洽談開拍一套關於工程師的劇集。又試辦工程駐校計劃,使青年人了解多些工程知識。由本港的工程界開荒牛,到退休後榮升工程師學會會長,陳福祥正向他宣揚工程專業的「終極工程夢」進發。

劇集料半年後出爐

他從香港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後便加入中電,一待就30多年。在中電生涯裏,陳福祥絕大部份時間在不見天日的電站工作,他說:「若果要去變電站維修,就要企4、5個鐘,除咗要有腳骨力,仲要捱得肚餓!」現今工程師只需坐在有冷氣的控制中心,就可透過電網於幾分鐘內找出問題所在,盡快搶修,減低停電影響,陳福祥在這方面貢獻不少。惟他對工程師在日常生活未為人注意而慨嘆:「如果你係教徒,食飯前你會感謝神賜你食物,但每次開掣盞燈着咗,就未必諗到係好多電力工程人員嘅心血結晶!」
就是這份心情,促使已退下火線的陳福祥萌生「工程師入屋」的念頭,讓市民大眾了解到工程師工作背後的辛酸。「消防員、警察、醫生、建築師同飛機師嘅劇集都有,點解就係冇工程師?」
陳福祥透露,劇本已「度好」:「係一個女土木工程師嘅故事!小時候佢家園被山泥傾瀉沖毀,矢志成為土木工程師。」為何是女工程師?「以前工程師界有唔畀女性進入隧道嘅講法,工程界一向被認為由男性主導嘅行業,其實家香港嘅土木工程界已經有一半係女工程師」,他對劇集充滿冀望:「工程師可以透過電視劇入屋,姨媽姑姐都可以認識工程行業!」

1975年,陳福祥在測試開關裝置的運行時間。 受訪者提供相片

試行工程師駐學校

劇集預計還有半年才出爐,他正努力將信息帶進學校,香港工程師學會正在幾間學校試行駐校工程師計劃,「派駐工程師喺學校同學生分享工程專業知識,暫時有六、七間中學做試點,期望喺「三三四」學制下,通識課程中可以畀青年人了解多啲工程知識,最終希望可以『一校一工程師』。」
陳福祥對工程的熱愛,就連子女的名字也以他本科電機工程(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作依據,三名子女的英文名通通以E字開頭:Eric、Eunice、Eugene。他笑說「可惜佢哋最後都唔係做工程師,有醫生、律師,就係冇工程師。」
惟對多年工程的努力,他坦言感到滿意,「工程師係好踏實咁建設社會,每次見到萬家燈火,香港電力供應穩定,為市民帶嚟生活方便,就好滿足!」他寄語新一代工程師要多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如電腦、網絡科技、並利用自己的專長於不同方面應用,更要具體創新意念的優勢,令香港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