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紐約獨家專訪荷李活大道:雨果帶史高西斯重溫電影夢

《蘋果》紐約獨家專訪
荷李活大道:雨果帶史高西斯重溫電影夢

由金像導演馬田史高西斯(MartinScorsese)執導的3D電影《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Hugo),獲奧斯卡11項提名,早前他與戲中男、女主角阿薩巴特菲爾德(AsaButterfield)及嘉兒莫蕊茲(ChloeMoretz)在紐約酒店受訪,史高西斯表示被書中雨果的行徑及對電影特技之父佐治梅里耶斯(GeorgesMelies)的致敬深深吸引,才拍成本片。

香港上映日期:2月23日

記:記者 馬:馬田史高西斯
記:為何將《雨》片拍成3D?是否很久以前已希望拍3D電影?
馬:我一直對3D充滿興趣,我曾擁有一些維多利亞時期的幻燈片,他們都是要用來自19世紀如立體眼鏡的小儀器來看。當年希治閣(AlfredHitchcock)的《電話情殺案》(DialMforMurder)上映時雖不是3D,但其實是以3D拍攝,我有幸看過,大衞哥連堡(DavidCronenberg)也曾贈我3D漫畫。我從沒想過自己也有機會拍3D電影,但占士金馬倫(JamesCameron)的《阿凡達》(Avatar)成功,令3D片有更多可能性。當監製給我原著《雨果的秘密》(TheInventionofHugoCabret)時,我們均認為要用3D拍攝,慶幸出來的效果令我們鼓舞。

馬田史高西斯自言童年跟雨果有不少相似地方。 記者LillyLui紐約傳真

記者LillyLui直擊報道
(HollywoodForeignPressAssociation)

哮喘少年沉迷拍片

記:《雨》片被指是你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你講過片中主角雨果的孤獨情感跟你有很大關係,你向來給人健談和外向的感覺,為何會說自己似雨果?
馬:雨果令我想起了1945年,當時只有3歲的我患上了哮喘,我跟所有東西隔離,不能做運動、不能跑步,我曾經說笑那時不能笑,的確是真的,因為笑起來會令我不能呼吸,甚至暈倒,所以我家人常帶我去看電影。到15歲我仍被禁止做很多東西,於是我開始在家畫畫、拍電影,我就像雨果一樣,到半夜4時仍可以一個人埋頭創作。當我看到《雨果》中這個男孩被危險世界隔離的故事時,真的被它深深吸引,一路讀下去發現是個關於創造電影的故事,實在有趣。

史高西斯前日到東京戲院跟150名電影系學生舉行《雨果》放映會兼講座,獲學生送花歡迎。

史高西斯(左)傾注心力首次拍3D電影,便於奧斯卡獲得11項提名。

《碼頭風雲》影響深

記:你提到小時候已喜愛畫畫和拍電影,那麼拍《雨》片是不是緬懷自己童年?
馬:拍攝這套電影的目的並不是去緬懷我自己的童年,我被書中雨果的故事及故事中對電影特技之父佐治梅里耶斯的致敬深深吸引。當我拍攝《不赦島》(ShutterIsland)時,已有很多人叫我拍一套可以讓小女兒看的電影,恰巧監製給我《雨果》這本書,而它又講述一個孤獨的小孩及電影的誕生。
記:你被公認是活生生的電影字典,最能影響你成為電影工作者的電影是哪一部?
馬:當然有很多電影,但明顯地伊力卡山(EliaKazan)執導、馬龍白蘭度(MarlonBrando)主演的《碼頭風雲》(OnTheWaterfront)對我最有影響,令我明白我可以讓我認識的人、我經驗過的生活拍成電影。

執導《雨果》的史高西斯亦有於片中貪過癮客串一鏡,觀眾要留意演出。

嘉兒最愛柯德莉夏萍

扮演雨果的14歲英國演員阿薩巴特菲爾德,與扮演伊莎貝爾的嘉兒莫蕊茲於戲中因緣際遇齊齊進行歷險,擦出火花,兩人受訪時談到欣賞的第一套電影及最愛演員時,阿薩表示是《蟲蟲特工隊》(ABug'sLife),嘉兒則表示最愛柯德莉夏萍(AudreyHepburn)。

記:記者
阿:阿薩巴特菲爾德
嘉:嘉兒莫蕊茲
記:阿薩,你如何獲得參演這套電影的機會?
阿:最初我先參加試鏡,當時我寄了幾盒影帶給試鏡負責人,之後我的影帶被送給馬田史高西斯看,我們飛往紐約在他面前試讀劇本,過了幾天,我便獲得通知被選中。
記:你覺得跟馬田史高西斯合作如何?
阿:我第一次在紐約跟馬田史高西斯見面時,真的很緊張,但拍攝一個月後已開始輕鬆投入角色。
記:你們有沒有看過史高西斯的電影?
阿:有,看過幾部,都是適合我看的,當然我知道他最出色的作品都是R級,給成年人看的。
嘉:我也很喜歡史高西斯的電影,《雨果》讓我認識更多舊電影。

嘉兒莫蕊茲指媽媽管教很嚴,未到18歲都不能動用戶口儲蓄。 記者LillyLui紐約傳真

阿薩表示跟金像影帝賓京士利演對手戲獲益良多。 記者LillyLui紐約傳真

一心想當演員

記:你們還記得第一套看的電影是甚麼?喜歡懷舊片嗎?
阿:應該是《蟲蟲特工隊》,已是很久以前的事,只記得電影有趣又充滿驚喜。
嘉:我很喜歡柯德莉夏萍的電影,尤其《金枝玉葉》(RomanHoliday),片中的她是位離開皇宮找尋歷險的公主,像我扮演的伊莎貝爾一樣愛冒險!
記:雨果在電影中說過,世界是台沒有多餘零件的機器,每個人生存也有其目的,你們找到生存目標了嗎?
阿:我覺得不是人人也清楚自己的生存目標,那只不過是潛意識裡的東西。雖然我自7歲已演戲,但我從沒想過自己的生存目的是甚麼,直至我讀《雨果》劇本聽到這句對白,才不停思索它。
嘉:演戲是我現在最熱愛的事情,我有些朋友自少已希望將來成為職業棒球手,我的夢想則是成為演員,希望演戲能成為我的終身職業。

阿薩與嘉兒在《雨果》中有不少對手戲,更齊齊歷險揭開大秘密。

嚴防亂買Chanel

記:阿薩你在片中跟賓京士利(BenKingsley)有很多對手戲,你覺得他怎樣?
阿:賓京士利是位對我有很多啟發的前輩,他教我很多演戲竅門,就算導演叫停,他仍在投入角色,我們仍叫他做梅里耶斯,所以我也學他非常投入雨果的角色。
記:你們均被視為影壇新星,朋友怎看你們?
阿:我的朋友知道我不拍戲時就不想討論演戲生活,他們就不會在我的面前提起。
嘉:我不知道朋友怎樣想。但母親對我監管很嚴,因為我只有14歲,18歲前沒有人可動用我銀行戶口的積蓄,媽媽也不准我有信用卡,因為她擔心我會亂買東西包括Chanel手袋!

人物誌:佐治梅里耶斯幫電影變魔術

憑電影《甘地傳》(Gandhi)奪奧斯卡影帝的賓京士利,於《雨》片中扮演被稱作電影特技之父佐治梅里耶斯。因豐富的電影創造力而被稱為表現主義鼻祖的梅里耶斯,很早便放棄繼承家族皮鞋生意,將注意力投向娛樂及魔術事業。酷愛電影製作的他鍾愛參與能促使電影誕生的任何一部份,除製作攝影機,從場景安排、演員挑選、放映場地,到成立公司發行電影都愛親力親為,他又將魔術技巧應用於電影中,透過剪接菲林手法令人物出現及消失、利用多重曝光、甚至為膠卷着色等營造特別效果令電影生色不少。

賓京士利

親燒500部電影

梅里耶斯最為人熟悉的作品是於1902年拍攝、被稱為首部科幻片的《月球之旅》(ATriptotheMoon),描述科學家乘坐火箭登月碰到許多月球怪人,片長雖只有14分鐘,但當時已被視為風靡世界的長片。不過一次世界大戰後梅里耶斯經營片場失利,絕望下把17年間拍攝的500多部電影全部燒毀,最後要靠妻子的玩具店過活。

佐治梅里耶斯

話你知:Air新碟同步致敬

史高西斯在《雨》片中向梅里耶斯的經典科幻默片《月球之旅》致敬,碰巧法國電子音樂組合Air,最近也推出向《月球之旅》致敬的專輯(圖),大碟附送的DVD當中收錄了跟《雨》片一樣,是人手上色版的《月球之旅》,並加上Air全新創作的音樂。

劇情簡介:修好機械人揭秘密

由馬田史高西斯執導的首部3D作品《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改編自奇幻小說《雨果的秘密》,講述於巴黎火車站多座時鐘高樓後隱居的12歲男孩雨果(阿薩巴特菲爾德飾),為紀念逝世父親,一直鍥而不捨修理他留下的機械人,並想透過機械人寫的字得知父親留給他的秘密訊息。幾經轉折憑父親的筆記及女孩伊莎貝爾(嘉兒莫蕊茲飾)的協助,雨果終於修好機械人,發現更複雜驚人的秘密,而雨果的命運,也隨之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