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智商,其實比狗還要高,所以,當初大眾為方便起見,把英年先生比喻為豬,頗有為豬平反的衝動。
直至執筆前數小時,看見英年先生說他會一力承擔,才立時醒悟,豬的稱號,他的確沒有枉擔,的確擁有比狗更高的智商。
因為,以一般羔羊的智力,對「一力承擔」的理解,就是把一切缺失扛在自己的膊頭上。豬比較懶,所以疏於考察巡查自己的安樂窩;但智商不低,腰骨不明顯。「一力承擔」的意思,不是保住其他共犯同謀,絕口不提他人或親人的過錯,天下有罪,罪在朕躬之類,反而是,忽然很詳細交代羔羊的缺失,豬為了不願意羔羊受傷害,就扶着羊出來:嗱,我就係唔想佢受傷害,所以,雖然,我的缺失是因為牠的缺失而起,不過我願意一力承擔,我願意當一隻替罪豬。我不想牽涉羊,所以一個順手,就牽了羊出來,而由我來道歉。
這麼個承擔法,真比狼還要狼死。
證嚴法師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這回,有人拿兩口子齊家的缺失來懲罰自己,生氣的卻是全天下的女人,以致男人。
這個氣,不能不生,氣的不只是什麼誠信問題,是氣這種承擔法所顯示的創意,為什麼沒有反映在其往績及治港願景上。
無辜無票的觀眾,這回很難聽證嚴法師的話了。但怒會傷肝,為這個,不值得。這次要聽《黃帝內經》的,「怒傷肝,憂勝怒」,即以悲憂剋制怒氣。
除此以外,已別無選擇。氣生完了,為這個城市悲憂,無疑順其自然,順應天理。只是,天理究竟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