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世界並不複雜,有膊頭加背包加心口個「勇」字就夠。
Fiona單人匹馬,又越過高山又越過谷,南美、印度、埃及、中東、中亞、中國……自然風光、歷史遺迹、原始村落、遺忘國度,沒有行程ABC,邊走邊看,沿途有驚有險、有笑有淚,最後留在腦海的,是一張張善良的臉孔。看過世間的美,嚐過人性之善,沒有覺得外國月亮特別圓,卻悟出同一天空的道理。回到自己的城市,只有更珍惜。
文:林喜兒
攝影:周旭文
(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Fiona'sProfile
80後律師,離職後展開909日的Backpack環遊世界之旅,09年至11年間走過非洲、南美、印度、中東、中亞、中國等地,近日於上環DoppioZero舉行攝影作品展。
旅行是生活而不是逃避生活!
大多數人說旅行是GetAwayfromLife,Fiona卻認為旅行是WayofLife,希望把旅行時的心態帶回香港,用同一種心情去看身邊一切事物。周遊列國後,回到家學會更珍惜。
圓地球回起點
Fiona絕對是個資深背包客,第一次玩Backpack是中學時代跟一班同學遊菲律賓,柴娃娃旅行團,險些錯失飛機回家;後來是一個人的歐洲之旅,孭着背包去旅行一直是她喜愛的方式,直至09年開始,背包天天跟身,完全投入旅遊生活,「最初只打算用半年時間遊南美,然後回家好好找新工作。」Fiona原是律師,由計劃休息一陣子到最後當了幾年全職旅客,事前沒有計劃,也沒有買張RoundtheWorldTicket,拿地圖旅遊書橫渡五大洋七大洲的那種使命,大概只因欲罷不能,又或跟着感覺走,「半年南美遊後回香港,發覺還有更多地方想去,像中東及印度,於是再次出發,埃及、蘇丹、埃塞俄比亞、肯雅、坦桑尼亞、莫桑比亞、津巴布韋、盧旺達、烏干達、土耳其、伊拉克、伊朗、敍利亞、格魯吉亞、巴基斯坦、新疆、塔吉克、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坦………」
熟悉的陌生的,只有在新聞報道聽過的,都成了Fiona踏足之地,「原本打算在巴基斯坦上中國後便回家,後來在新疆又決定繼續前行到中亞國家。」地球是圓的,最終也會回到起點,不管是向西還是向東行,只在乎那一刻的心情。
謹記安全為上
年輕女子獨個上路,一般人難免第一時間想到「危險」兩字,Fiona也不是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只是「越戰越勇」原來真有其事,「南美之行第一站是巴西,這個全世界也會叫你小心的地方,還記得第一日在里約熱內盧,在旅館拿着相機準備出門,職員看見立即着我收起相機;接着打算出外買巴士車票,他們又叫我只帶足夠買車票的錢,還要放在衣服內,頭一兩天的確很緊張,不過後來慢慢放鬆,且我發覺有時一個人比幾個人更安全,因為一個人的警覺性較高,當然也不要忽略一般安全意識,晚上不要到處走,不要走橫街窄巷。」
土耳其迷路記
Fiona在南美半年平安度過,不過遊歷多個國家,難免遇上驚險事情,「有次在土耳其行山,晚上才落山,怎料迷路了,山上伸手不見五指,還聽到狗吠,但也沒辦法,只有一直行,後來在公路上遇到一班俄羅斯遊客,上車後,他們卻把我載到更山旮旯的地方,於是又繼續行,想在公路找車,不過四周漆黑一片,即使拿着電筒也沒人看見我,後來終於找到一家店,碰巧那裏有同路人,便送了我一程。」
巴基斯坦與牛同喝
另一次行山奇遇,案發現場是巴基斯坦某山頭,當地人告訴Fiona及途上認識的朋友,他們即將到達一個湖,於是他們把僅有的水很快喝完,怎料走了一整天還看不到湖,那時烈日當空,口乾至極點時發現有幾頭牛圍在一小水池喝水,於是他們把牛趕走,趕快飲水解渴。
肯雅房門遇賊
Fiona在肯雅邊境一家小旅館更遇上打劫:「半夜上廁所,沒有鎖房門,回去時看見一男子站在我房門外,他去找了一張很大的刀來,嚇得我趕忙回房間,他在門外說要我的錢。當時很驚,大叫起來,聽到門外有些忙亂,過一陣子靜了下來,我開門立即去找保安員,但他在我一輪大叫之下還在熟睡呢!」
坐順風車新體驗
驚險故事固然印象深刻,不過令Fiona難以忘懷的卻是旅途上碰到的人。她沒有計劃好的行程,有時聽到人介紹便會去看看,喜歡坐車坐船,因為可欣賞沿路風光,搭順風車也變得有點像家常便飯。Fiona說在土耳其便經常坐順風車,「順順吓」有時又有人請回家住住,或者我們看得電影太多,總覺得順風車很危險,跟陌生人回家更是萬萬不能,「最初當然有點戒心,不過有了第一次就習慣了,事實上這個世界好人還是很多,有一次在伊朗,搭順風車認識了一家人,那時我病得暈陀陀,幸好得到他們照料,並在他們家住了幾天,之後他們又招呼了兩個因等不到車而沒地方落腳的當地陌生人。他們的文化就是如此,對自己人及外人都一樣。」
我們去旅行時常常嚷着要看本地的,感受本土的,假若我們不放下固有的概念,也未能融入別人的世界,繼續做個獵奇心態的旅客。Fiona自言喜歡到發展中國家:「當然歐洲有很多東西值得看,不過相信遲早幾年看的分別也不會太大;相反發展中國家跟我們現代人的生活還是有點距離,希望在他們轉變前能體驗他們的生活。」
被當地人如女看待
其中一次難忘經歷,是Fiona口中「被遺忘的角落」塔吉克,一個可從新疆邊境進入的中亞國家。Fiona得到當地人邀請到家裏住:「那是一個小村莊,電壓供應不足,好像是每家輪流供電的,家裏設備很簡陋,雖然言語不同,但那家人對我很好,把我當女兒看待,照顧周到,那個爸爸更帶我巡村,介紹朋友給我認識,又把家傳之寶:一件自己手織的衣服拿出來,叫我給他拍照。」
我們到發展中國家旅遊,時常習慣以我們的文化看待別人,總以物質豐裕與否去衡量別人是否快樂,有時更不自覺扮演慈善家,「作為遊客要注意自己在一個地方留下的影響,你以為給小孩子金錢是幫助他們,效果卻相反,這會令他們習慣不勞而獲。」
Fiona說現在無論置身哪個地方都可以有家的感覺:「這種FeelatHome的感覺很奇妙,其實只要開放自己,陌生人也可以變得親切。每個人也是別人的一面鏡子,你如何待人,別人也會怎樣待你。一個人在途上,一天內的情緒起伏可以很大,又笑又喊,面對甚麼問題也要自己解決,學懂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學懂放下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