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完波仔三分鐘猝死大陸醫院涉失誤 港漢家屬誓討公道

通完波仔三分鐘猝死
大陸醫院涉失誤 港漢家屬誓討公道

【本報訊】回鄉過年的港人盧錦源因心絞痛在番禺一間三甲級醫院留醫,醫生其後診斷他患心肌梗塞,指必須做通波仔手術,不料他在手術後三分鐘猝死。其妻認為事件涉及醫療失誤,至今死守順德,堅決為丈夫討回公道。
記者:黃江奇 蕭逸居 關震海

盧妻哭訴,上月底夫婦開開心心回順德家鄉探親,怎料一向健康的65歲丈夫盧錦源年初二凌晨突然心絞痛,翌日到當地屬三甲級的番禺中心醫院求診,醫生診斷他患心肌梗塞,建議做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俗稱通波仔),指「盧生身體很好、風險唔大」。盧當時還笑言年初七返香港賭馬。
手術延至初八才做。手術前,協助手術的陳醫生向盧太說,盧有一條血管閉塞九成非通不可,盧太遂簽下同意書。惟半小時後陳醫生步出手術室,盧妻憶述:「佢話仲有兩條血管塞咗七成,問我哋通唔通埋?」
盧妻當時聽取醫生建議「一通三條,放入四個支架」,還選了最好的外國貨支架,每支兩萬元。兩小時後,主診醫生告知家人手術成功,盧太還隔着病房門看見護士扶着盧過床。
當時她上前慰問丈夫「痛唔痛」,盧笑說「隻手有啲麻痹」,豈料當盧太轉身向親友報喜時,盧突然慘叫一聲,隨即昏迷,當時手術才完成不過三分鐘。其後院方宣佈搶救失敗,稱病人心臟破裂而死。家人質疑院方失誤,即時報警並取得手術中導入支架的圖片。盧妻哭訴:「我哋攞啲圖片問過其他心臟科醫生,發現手術中有一串串氣泡,懷疑有空氣流入。」

無外科心臟科醫生會診

家屬更質疑「過度治療」。根據廣東省衞生廳去年1月向各醫院發出指引,倘若為病人放三個支架或以上,須有一名外科心臟科醫生會診,考慮手術選擇搭橋還是放入支架,但死者家屬強調手術時沒有外科心臟科醫生在場。
死者家屬日前向院方對質,醫院事務部發言人堅稱院方沒有責任,一小時後主診醫生張穩柱現身說:「在手術過程中是不應該有氣泡的,但有很多過程不可以完美。」他更死撐說,氣泡不多,很快消失,不是致命原因,「我一年處理300次心臟手術,處理低風險的通波仔手術均沒有問題」。盧家表示正徵詢法律意見,誓追究到底。

死者妻子哭着自責:「返香港醫佢就唔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