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尖沙嘴一間酒吧變身「毒品俱樂部」,不單賣酒,還化作「毒窟」,向高檔熟客仔提供可卡因毒品。酒吧更出「蠱惑」將毒品藏在電飯煲內,以為瞞天過海,惟最終被醒目警識破,人贓並獲。
「服務」高消費中年客
警方油尖特別職務隊第二隊人員接獲線報,指該目標酒吧出「毒招」吸引酒客,經調查後,前晚10時許,10多名警員突擊搜查棉登徑17至23號華楓大廈地下一間酒吧,在職員工作室的一個電飯煲內,搜出一個膠袋,塞滿136包共90克可卡因毒品,市值12萬元,警方同時撿獲電子磅及膠袋等包裝工具。
酒吧38歲姓許負責人及29歲姓何侍應,涉嫌販毒被捕。警方透露,酒吧擬走「高檔」路線,為吸引較富裕又以品味自居的酒客,棄價錢較平的氯胺酮(K仔),只「引入」價錢較K仔貴10倍的可卡因,以便招呼消費較高的中年熟客。
資料顯示,過往可卡因「一滴」(即約1克)售價約為1,200元,屬貴價毒品,吸食者多為高收入人士,他們對K仔「睇唔上眼」,自覺吸食可卡因才是上等;可卡因屬局部麻醉劑,惟效力相對不持久,為「頂癮」須不斷補吸,較K仔更易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