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深度和廣度,應該有一部分來自BrianSelznick的原著《雨果卡布雷的發明》。他的祖父大衞塞茨尼克(DavidO.Selznick)是電影史上最著名的電影製片人之一。史高西斯在本片中灌注給電影的愛是驚人的。在影片下半部,電影先鋒人物梅里愛現身之後,就連他昔日的拍片生涯都一一在銀幕上出現。電影是工業革命之後的產物,它是在機械年代出現的神奇的藝術形式。沒有機械,沒有齒輪和彈簧,也就沒有電影。從鐘樓拍出去的巴黎鐵塔,說明這是偉大的機械年代。
影片選擇火車站作為主要場景,間接是向電影藝術致敬:舉世公認全球第一齣作公開放映的影片,是另一電影先鋒人物盧米埃爾(LouisLumiere)的短片《火車到站》。史高西斯成功以3D效果加強了當年在巴黎放映時,觀眾以為火車衝來而爭相走避的情景。本片攝影師RobertRichardson經常以逆光攝影再加背後補光而增強被攝人物的立體感,令3D效果更出色。如無意外,本片會奪得最佳影片、導演、編劇、攝影、美術、剪接、配樂等最少七個奧斯卡獎。我拭目以待。
撰文:黃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