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小心炒錯地產股 - 胡孟青

青心直說:小心炒錯地產股 - 胡孟青

港股打不死應跟跌而不肯跌,必有後福,美其名炒盼望經濟復蘇,倒不如坦白承認,人人都在等待歐美英日各國央行輪流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印鈔救市,為市場提供一個堂而皇之的炒作藉口。
日本去年第四季經濟負增長0.6%,遜於預期,量寬被逼加碼,印鈔買國債;中國又表示會援歐,同樣被視為增加市場流動性之水源,日圓看招即回,股市聞雞起舞,可是一切與基本因素、企業盈利無關。
挾指數又怎可少得滙控(005)、中移動(941)及一眾內銀內險股,本地藍籌銀行業績首回合未盡人意,適逢市場傳聞滙豐、中銀啟動按揭減息戰,轉戰H按,息率低至H加1.8厘,鎖息上限P減2.8厘,每年首季全方位跑指標,本份屬正常不過,只是回報如此低,難道不擔心浪費寶貴資金?
有行內人指銀行不太願意貸款予企業,因擔心貸款回收困難,為規避風險,客戶伸手也只好倒米,或着其透過發債進行。有息差較理想貸款不做而選擇搶樓按,銀行息差表現如何值得注意。市場將之解讀為銀行對樓按鬆綁,因而炒起本地地產股;以銀行取態作為入市訊號,當心又係捉錯用神。

滙控撥備預測突變?

正如昨天所指,滙控不是細價股,按銀行已公佈資料、管理層的定期跟進前景及參考已公佈業績的同類金融股數字,雖未必可以準確預測,但肯定可以為分析員提供一定指標,能估計盈利起跌的大趨勢。
比較去年10月及最新一份報告,相同之處是對滙控經營溢利的預測大致相同,4個月前估計是287億美元,最新估計是296億美元。同人不同行的報告,最大分別之處還是撥備金額,因為兩份報告涉及4個月時間,計算滙控去年的撥備金額就相差接近300億美元。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