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央行加碼買債,市場理解為QE。其實,日央行QE是由經常賬餘額所反映,固然,隨着買債金額改變,經常賬也會變,且多年來兩者方向相若,但畢竟還是不同賬目。
QE多年經濟仍一潭死水,QE在刺激經濟上的作用,日央行心中有數。故外界猜測,QE其一主要目的是遏強圓滙。究竟QE之下滙價有否相應變化?從日央行經常賬餘額,與美元兌日圓十年來的方向即見答案。理論上,越QE圓滙越殘,即圖中兩線應同向。但事實上,僅2001年起的QE首兩年方見同向現象,往後日子,QE與圓滙關係不大。
道理十分簡單:隨着日央行越印越多,日圓的「街貨」也隨時日而倍增。今天再印,除非倍速加碼,否則做莊的籌碼未必及得上做閒的,日央行要與市場對打自然越見困難。
銀紙越多幣值越貶乃係供求鐵律,如斯印法,總有一天當市場唾棄日債拋售日圓,屆時日央行發現大量日圓回歸日本,死期到矣;不過現在時辰未到,即管以80為上限。
幾周以來,總覺risk-on資產跌不下去,恒指如是,澳元亦然。看來調整或已完成,要再上衝。當然,上衝不看太遠,還是澳元1.1多些、歐元1.35正負百點應會回頭。照度,英鎊1.6多些,紐元0.88,加元則0.98。
羅家聰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市場部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