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股市有起有落,強積金股票基金表現隨大市升跌本是正常事,但可有想過,去年市況大跌,自己強積金股票投資會輸得甘過人?在今年初反彈市,賺得又少過人?即使是海軍鬥水兵,不同「字頭」的同類基金,表現亦可相距甚遠。
記者:李嘉麟、高明輝
面對積金半自由行有望年內推行,打工仔要識貨比三家,避免蝕章。
打工仔強積金月供由基金經理管理股票基金,目的當然是希望透過專人揀股做到跑贏大市,但本報綜合壟斷本港強積金市場6大受託人旗下港股基金及中國股票基金,卻發現事與願違。
股本20萬 賺少$2140
恒指1月份累升10.61%,H股指數則升13.71%,滙豐、宏利、信安、銀聯、友邦及中銀保誠提供的港股基金及中國股票基金,卻全部跑輸大市。港股基金中,六者中以友邦表現最佳,上升9.85%,但仍跑輸恒指0.76個百分點;表現最差的銀聯只有8.78%進賬,分別較友邦及恒指跑輸1.07及1.83個百分點,20萬元強積金計,即較友邦少賺2140元。
中國股票基金表現更加樣衰,上月表現最佳的銀聯升11.04%,但仍較H指低2.67個百分點,最差的宏利僅升8.15%,較銀聯再低2.89個百分點,同樣以20萬元計,宏利較銀聯少賺5780元。
睇長少少六者兩類股票基金去年表現,滙豐、宏利、銀聯信託及友邦港股基金去年均跌逾兩成,跑輸恒指19.97%跌幅。銀聯及友邦的中國股票基金,則齊跑輸H指21.71%跌幅。
比較3至5年表現揀基金
一美資基金受託人解釋,去年基金組合偏重防守性,年底反彈令基金表現比下去。再者,強積金股票基金經理從長線投資考慮出發,不會因短期市況大幅調整策略,認為投資者以基金3至5年表現作衡量較為恰當。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教路,基金在去年10月升市前現金比重較高,而且在轉角市轉身慢,往往跑輸大市,故在轉角市,投資者先選擇追蹤恒指表現的恒指基金,緊貼大市表現,待大市升勢明顯、主動重整基金組合後,才重投博跑贏大市,較為划算,她自己亦是用這策略以防蝕水。
不過,並非每家強積金受託人都有提供恒指基金,主要受託人中,只有滙豐、銀聯及信安有提供,而且現時打工仔無得揀受託人,即使面對表現差、選擇少,惟有耐心等強積金半自由行落實「轉會」。
恒生指數
1月:+10.61%
去年:-19.97%
H股指數
1月:+13.71%
去年:-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