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本身不僅是老幼咸宜的歷險故事,史高西斯亦借此明志。一位非常熱愛電影藝術的導演寫給電影的情書,並向法國電影先鋒人物佐治梅里愛(GeorgesMelies)致敬。梅里愛是全球電影學者和學生都必定認識的名字,也必然看過他在1902年拍攝的短片《月球旅行記》,那是電影始創時期的第一齣科幻片,當時的少年觀眾如果活過70歲,就有機會看到60年後人類登陸月球的壯舉。去年康城電影節隆重放映此片的「着色」修復版本,並出版紀念專集。
話說法國少年雨果匿居巴黎火車站鐘樓,經常從火車站大堂一家玩具店偷玩具,目的是獲得適當零件去修復亡父留下的機械人,但上得山多終遇虎,結果被玩具店老闆逮着。這位不好相與、脾氣暴躁的老人家,正是鼎鼎大名的電影先驅梅里愛。那時歐洲經歷了一次大戰,社會飽受創傷,電影亦從默片進入有聲片時期,梅里愛的默片乏人問津,一批批的心血膠片被熔解成黏合女士高跟鞋的膠漿。一代偉人,從此銷聲匿跡,被世人遺忘?《雨果》給你一個愜意的答案。
撰文:黃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