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呆板胡錦濤大不同自信圓融

與呆板胡錦濤大不同
自信圓融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這次訪美的言行備受外界關注。有中美專家認為,習表現大方自信,說話通俗巧妙,相對國家主席胡錦濤10年前訪美時四平八穩的風格,習顯得更有新鮮感。而親中媒體近日則着墨報道習父習仲勛,指他是從群眾中走出的領袖,側面突出習近平作為未來國家領導人的形象。

習近平出發訪美前,有西方媒體以「密碼式的人物」形容他,外界對他所知甚少,只知道他的父親習仲勛曾是中共高官,因此稱他為太子黨,仕途靠家庭關係,高升靠政治敏銳、手腕靈活。習這次訪美成為向世界展示他個人風格和樹立形象的機會,展現與胡錦濤迥然的風格。

「說話清楚、堅定、明確」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習近平訪美,在各方面都表現得很好,「說話說得清楚、堅定、明確,同時包容。無論和總統、副總統及前高官等會面,都表現得落落大方。」
時殷弘表示,在一些議題上,習近平表現得有原則,但同時把話說得積極、寬宏,對中美減少摩擦有幫助。過去習沒有引起外界注目,也沒有那麼頻密的出訪,但他個人形象一向較穩重,這次能給人「很正面、新鮮的形象」。
北京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哲也認為,「習近平關鍵時刻敢說話,敢於表達感情,會給人不一樣的感覺,美國人喜歡這種個性」。
近兩屆中共高層換屆,訪美已是中共領導人接班必跨的門檻。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10年前也曾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是次習近平的訪美行程,大致依照當年胡的藍本,會見美國總統及副總統等。
曾參與籌劃2002年胡錦濤訪美的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格林(MichaelGreen)說,當年胡努力表現得體,並且要不犯任何錯誤地結束訪問,然後回國。胡訪美期間,美方沒有允許記者向他提問,2012習近平訪美也將如此。
不過,有學者認為,胡錦濤、習近平二人的風格大為不同。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以「非常保守」形容胡的政治性格,相對之下,習用流行歌詞來比喻中美政治關係,這種比喻「超過空洞的政治語言」。林說:「以前(大陸)有哪一位領導人把流行歌拿到國際舞台?這種表述既切題,也新穎。」

拜登伉儷在位於海軍天文台的官邸,設晚宴招待習近平。美聯社

父勞改年少時撿豬糞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評論認為,習近平表現自信、親民。《華盛頓郵報》則指,美國政壇普遍認為習比胡錦濤有自信、圓融,在公開場合演講不會呆板宣讀講稿,相當罕見,胡則是出名呆板。《華爾街日報》指,習的父親習仲勛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卻在文革時遭下放勞改,讓習年少時飽嘗世態炎涼,原本養尊處優的生活變成住窯洞、挖水溝、撿豬糞,不過這種磨練也培養出務實與親民的人格特質。
為營造習近平親民形象,本港親中媒體鳳凰網除了報道習近平訪美,更大肆報道習父習仲勛的事迹,指他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領袖,側面突顯習作為未來國家領導人的形象。中央社/《蘋果》記者

美軍儀仗隊在五角大樓鳴放19響禮炮,歡迎習近平。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