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走法律罅 中央封殺委託貸款企業禁上市

投行走法律罅 中央封殺
委託貸款企業禁上市

【本報訊】「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投資銀行界就是以此招,繞道安排一些內地監管機構限制如委託貸款生意與媒體業務等企業,在海外上市。據了解,內地監管當局近期已低調封殺此等業務申請海外上市,首當其衝是委託貸款生意。同時,配合中央嚴管民間借貸,已上市的委託貸款企業,在申請地方牌照,暫獲得「零」回應。 記者:陳偉燊

據了解,投資銀行過往成功將包括經營委託貸款生意的受限制業務在海外上市,方法十分簡單,就是成立一間由中外合資企業,以顧問合約形式或類似形式,將企業盈利注入合資企業,然後將合資企業安排上市。

業務變相注入公司

換言之,該限制行業的資產就算留在內地,但盈利基本上已「走出去」,若上市公司股權有何變化,留着資產但保不住盈利,此非監管當局想見到。消息指,於上年已聘請投資銀行安排上市的多間經營委託貸款企業,其申請停留在內地監管者手上,多月來已不獲回覆。
消息指,於去年11月以全配售在創業板上市的中國信貸(8207),相信是現階段最後一間獲批上市的委託貸款企業。中國信貸的唯一業務是經營上海委任借貸與典當融資貸款,不過,經營此等業務雖獲得當地政府批出牌照,但不會批予境外人士。中國信貸之能夠將上述業務「變相」注入公司,是上市公司與持牌人簽定架構合約,令貸款業務的收益由上市公司持有。至於內地監管當局何時再開「綠燈」,沒有人知。
監管者「封殺」委託貸款生意「曲線」海外上市,同時也嚴管發牌。一間經營委託貸款生意的上市公司負責人對本報稱,近期內地地方政府與其相關金融部門己收緊批出租賃牌照,「已經不見新的牌照發出」。她認為,這與申請及延續租賃牌照需要的資本門檻水平較高有關。以去年9月內地要求最少存放3000萬元人民幣資本的要求為例,並且要長期維持有關水平而言,只有銀行滿足到要求。

典當行業較難攞牌

中國金融投資管理(605)財務總監鍾展強指出,現時在內地開設擔保公司主要受銀監監管,只需符合資本要求,便能夠開業。反而典當行業則需經商務部及公安監管,在取牌照方面會較為複雜,並且要經常接受評估及監察有否違規。不過最終要取得前述金融行業生意的牌照方面,則視乎地方政府安排而定。現時中國金融投資管理集中在北京,提供向個人及中小企業提供小額貸款、銀行貸款擔保及相關融資諮詢服務,同時亦從事典當業務。

委託貸款公司海外上市途徑

成立一間中外合資企業

→以顧問合約形式注入企業盈利

→將合資企業安排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