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國際足協的排名越來越低的港隊,過去數十年曾聘用不少教練執教,當中有本地教練,亦起用不同國籍的教練領軍,整體來說仍以本地教練執教的港隊成績較佳。
郭家明任教世盃外挫中國
港隊過往在大型國際賽試過交出不俗的成績,像77年及85年便曾經在世界盃外圍賽晉級次圈,當中77年是由荷蘭教練包勤領軍出線,85年的世界盃外圍賽則由郭家明任教練,歷史性壓倒中國過關。至於前年的亞運足球賽,港隊在相隔50年再次躋身淘汰賽,當時的教練亦是「土炮」曾偉忠。
事實上,足總過去數十年曾邀不少外國教練執教,當中有像包勤般取得成功,亦有失敗,如97及00年重金找巴西教練彭利拿及荷蘭教練利沙雲執教,怎知合約未完已因為成績差而下台;從整體成績看,本地教練其實不會遜於外國教頭。
阿丘:要球會球員配合
前港隊及南華隊長丘建威表示,外國教練要在本地球圈領軍並不容易,因既要適應香港的足球環境,又要得到球會及球員的配合,如外地教練初來埗到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多數「冇運行」。
他說:「我踢波時代,在港隊試過跟彭利拿,在南華則跟過米路,當中後者性格比較主動,就算初期語言不通,亦會設法與球員溝通從而獲得認同,因他知道要交成績必須得到球員的配合。」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