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當回新加坡拜父母時,總會準備一些祭品,像紙紮的新衣、冥幣等等,另有燒鵝一隻、燒肉一大塊,各類水果,鮮花等等。這些,活人也可享用。
一向由大嫂負責採購,大姐、我和弟弟只是推着一輛小車子跟隨在後面,她買什麼,我們就把貨物放進籠中,一大隊人,好不熱鬧。
所有花費,也不必我們做子女的掏腰包,母親生財有道,留下了一大筆錢,給我們分完,還剩下不少公款,由此支付。
買了一大堆東西之後,和其他家族成員,一齊去南安善堂拜祭,父母的靈位和骨灰,都擺在那裏,連大哥的也在,祭品中當然準備他那一份。
鮮花也買給堂兄蔡樹根兄,他和我們的先人住在一起,靈位在父母的後面,樹根兄是位機械工程師,晚年愛上書法,常向家父討教,我年輕時和他吵過架,長大了反而對他特別好。
祭品中,我堅持用真實的煙和酒,媽媽愛喝白蘭地,我倒了一杯軒尼詩X.O酒在地下。爸爸喜抽煙,為他點上一枝三個五。大哥因患糖尿病而去世,生前不能吃甜的,給他送上幾個潮州人做的紅龜粿。
行列中還有我們的義兄黃漢民,他最有心,媽媽生前愛吃的燕窩由他燉好奉上。這回,他找到了一首歌詞,這是爸爸最喜歡聽的一段,採自《陳三五娘》。
由姐姐唱出:「簾外春風,吹醒桃花滿樹紅。早鶯喧園東,驚破元宵殘夢……」
歌聲中,拜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