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談到「禪」。什麼叫做禪,禪是漢傳佛教術語,梵語是「禪那」,漢譯「靜慮」,即是寂靜、思慮的意思。禪學,是佛教的一種思想,其大意是放棄用已有的知識、邏輯來解決問題。認為真正最為容易且最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於自我內心的感悟來解決問題,尋回並證入自性。簡單地說就是領悟我們與生俱來的「本心」的方法。
因為我們的「本心」被過去的記憶、慾望和人生的種種苦惱等烏雲所蒙蔽,也會被已有的知識、經驗所左右,所以需要作一番領悟,把慣常所用的邏輯思維放一邊,靜下來領悟本性與直覺,才能重新被自己發現。
且介紹幾個著名的禪語: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教惹塵埃。」
慧能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一位禪師。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特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終於說道:「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裏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最後,禪師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那人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禪師笑着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些話就是屬於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