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橋上起樓代填海

倡橋上起樓代填海

【本報訊】政府力推填海造地,遭環保團體和學者狠批。由建築師、規劃師等專業人士新成立的「和聲關注組」提出倣效碼頭結構的做法,沿海興建公屋和居屋,以解決土地短缺和住屋需求,並構做人工珊瑚礁,平衡海洋保育;但堅決向填海說不,「殺晒所有生物,真係冇得返轉頭」。

建人工珊瑚礁保育海洋

關注組發言人楊雲傑本身是建築師,因應政府就填海進行諮詢,提出大膽概念,建議在沿海以伸延碼頭結構的方式,興建可行車的夾層走廊,再在走廊上興建低密度的環保住宅,「簡單咁講,就係喺橋上起樓」。住宅以公屋、居屋或長者屋為主,不供應豪宅,「好反對大財團參與,會變成一個炒賣項目」。
圓形走廊東西兩邊接駁陸地,可配合交通運輸和社區配套。關注組又提出在發展海岸構建人工珊瑚礁,以保育海洋生態。楊雲傑指出,在美國有類似的沿海建屋概念;各地城市的郵輪碼頭也能做到,不一定要興建商場賺錢,「唔係一個好方法去發展」。
以楊雲傑為首的設計團隊去年以作品「時刻廣場」勝出尖沙嘴露天廣場設計比賽,後因政府的發展概念更改而不獲取用。楊認為,政府首要在陸上物色合適土地發展,其次才循海岸發展,最重要以民為本。政府延長填海第一階段諮詢至下月底,關注組會提交上述方案,並反對填海,不排除與其他環團合作向政府施壓,「唔一定要填海,先可以發揮海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