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勢接任國家主席,作為強國未來之首,他今次訪美登上國際舞台上能否表現和樹立強國領袖風範,全球矚目。儘管美國人對他印象含糊,但美國官員經初步接觸和摸底後,認為他比起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更開放坦誠,更能打通私人親厚關係,讓兩國更易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
美國副總統拜登(JoeBiden)去年8月訪華,由習近平全程陪同,今次習近平回訪,他也禮尚往來,全程相伴。拜登可說是華府裏跟習近平交手最多的官員,對他認識比較多,對於他的為人讚口不絕,指他的「開放和坦誠」,連他向來甚少對外提起父親、開國元老習仲勛被批鬥的過去,私下也向拜登提起。華府期望,將來可與習近平建立比與胡錦濤更深厚的「私交」,以便打破中美隔膜。
胡錦濤2006年訪美,華府官員只覺他處處表現拘謹,即使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邀他到氣氛較輕鬆的大衞營或德州私人牧場作客,他都拒絕。這令華府深感難以跟他打交道。
坦承「迷」美國戰爭電影
與胡錦濤拘謹作風大不同,習近平作風大膽得多。他曾不避崇洋嫌疑,坦承自己很「迷」美國戰爭電影,更曾公開表揚不時製作反映社會現實電影的中國獨立電影製作人賈樟柯,開明態度初步贏得西方傳媒的審慎讚譽。
美聯社形容,他的印象較平易近人,有別於傳統中國高官,予人高高在上、冷漠拘謹,表情如蠟像的感覺。《華盛頓郵報》也認為習近平似乎一如父親,表現開明和寬容,也較一般中國領導人有自信,演說時不必雙眼不離講稿。
「非常謙遜有禮的人」
習近平周三更自行安排,回到1985年曾訪問過的艾奧瓦州小鎮馬斯卡廷,與故友聚舊,一展對民眾的親和力。當年,他在的主婦德沃爾克(EleanorDvorchak)家裏住宿,在他來訪前夕,德沃爾克對傳媒回憶對他的印象,說他是「非常謙遜有禮的人」,看得出他對工作充滿熱誠,做事認真,有大將之風。
《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知青經歷如何影響了習近平的政治觀?》的特稿,認為習仲勛的經歷,令他了解黨內權鬥內幕,培養了他的使命感和權利感,並在政界精英圈建立人脈關係網。報道引述習近平的朋友透露,習仲勛被批鬥期間,習近平一下子由城巿生活「下鄉」到貧窮的陝西梁家村,令他與基層村民建立友誼,令他難得集黨內精英血統、民粹主義和務實作風於一身,並逼使他產生恢復家族地位的強烈抱負。
不過,習近平今次訪美,不會舉行公開的記者會,不會發表公開的演說,到底他是否真的開放、坦誠、有強國領袖風範,華府官員和傳媒仍要摸底下去。
美國《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英國《衛報》/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