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影片,已看得七七八八,除《雷霆戰駒》外,幾乎都是我的至愛,其中馬田史高西斯的《雨果》最具冠軍相,今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應是《星光夢裡人》和《雨果》之爭。《生命樹》和《繼承大丈夫》不夠大眾化《情迷午夜巴黎》缺乏王者本色。現年70歲的馬田史高西斯,是時候摘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了,而《雨果》將會是第一齣獲此獎項的3D立體影片,相信美國演藝界亦樂於促成其事。荷李活大亨可以振振有詞:「3D電影,捨我其誰!」
先說3D,我從來不覺得好的電影是需要3D的。但史高西斯的3D令我改觀,《雨果》的3D是有作用的,而且有無比的魅力。它製造的不僅是司空見慣的立體效果,而是整個充滿想像力的奇幻世界。上世紀初,大概歐戰之後,一個寄居於巴黎某火車站鐘樓的小男孩雨果,代叔父打理車站掛鐘的抹油和保養事務。他的亡父在一次神秘爆炸中喪生,嗜酒的叔父自顧不暇,雨果淪為小偷,但對鐘擺、齒輪、簧彈等特別感興趣,原來父親留下一個神秘的機械人給他。
撰文:黃國兆
http://blog.yahoo.com/freddiewongkwoks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