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二月三日「民望論」有一後記,就是請讀者找二月一日信報A13版一讀練乙錚教授之「唐梁爭霸」。建築邦立即找原文一看,好同意練教授之板塊論,有幾位老友搵唔到當日之信報,問左丁山:「練乙錚究竟寫乜?」左丁山唯有簡單地寫小小撮要。
練乙錚認為唐梁背後有不同利益板塊,唐的是一線財團,幾十年來的得益者;梁的是二線財團,地產色彩相對更濃,不忿即使回歸後也得不到大好處,按捺不住了,等不得也哥哥。而每個板塊後面必然與內地不同國企、中央派系有掛鈎的地方,故唐梁之爭就是由中央鬥到中環,一路連線。因唐的板塊勢力較大,故「梁營要找支撐,只得高姿態乞靈民粹,比唐更極須好說話討好各界,討好中產,討好下層,討好知識界,乃至於討好處於現體制邊緣的部份社福界,其不惜一改過去反建居屋的論調,便是最好例證。」練教授並加按語云:「梁背後的地產商,在董政府年代反建居屋最力。筆者當年乃房委會委員並任職中央政策組,對此事知之甚詳。」
講到民望,練乙錚話:「北京要的特首民望,是長年累月積集起來的堅實的能力聲望,此等聲望轉化成政治本錢,替北京做一些港人不喜歡的事,過程中將這種民望逐步消耗殆盡,曾蔭權是一個最佳例子。」唔,唐梁兩人要有這種「真民望」,而不是每週轉變的民意調查民望;練乙錚認為「唐勉強有一丁半點,梁則半點也沒有,梁是沒有開過車而非常善於指東點西的教車師傅。」
練乙錚此文相當辛辣,唐看了不會高興,梁就更加會黑埋塊面,因彼此各有不同利益板塊在後。練以為「這是一場動真格的假選舉」。真,是因為兩人真的苦拼。假,是因為只有千二名選委有投票權,佢地其實亦係不同利益板塊的一份子或代表。
練乙錚為資深經濟學教授,對利益分析深刻過好多即食麪學者。又因為曾任職中央政策組,對董政府頭五年之決策過程知之甚詳,故敢斷言梁振英為求當選,不惜打倒昨日之我。用一句大陸流行語,你唔信練乙錚嘅分析呀?反正我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