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郭樹清剛好履新中證監主席一職百日,期間,郭樹清進行連串改革,最大快人心莫如嚴打「老鼠倉」(指違規交易),令中港股民亢奮的,一定是推動包括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入市,郭樹清的狠與快,顯然要火速將A股不對之處迅速撥亂反正,恢復A股融資功能。
倡不審新股震驚之舉
中證監最近公佈申請上A股數據,目前內地有多達515家企業在排隊等候上市,其中295家擬上主板和中小企板,220家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當中有港人熟悉的如富力地產(2777)、首創置業(2868)、東江環保(0895),還有17家金融企業,包括14家銀行、2家證券公司、1家信託公司。據估計,上述申請上市的公司,需在市場集資3000億元人民幣。A股近年欠活力,股民對炒股熱情已降,加上新股破發(跌破招股價)頻頻,認購新股更談不上興趣。
面對新股困局,郭樹清又有出軌之作,就是「新股不審行不行」。小民在網上看到此訊息,嚇一跳,郭樹清竟寄望申請者能夠自律,不但內地有上市公司負責人認為是震驚之舉,連小民也覺得不可能。試回想,A股市場若有規律,郭樹清就不會嚷着對「老鼠倉」零容忍;若每家上市公司都公道,郭樹清就不會要求上市公司要分紅,不要各股民伸手拿錢,分紅就免問;若管理差勁的上市公司管理層懂得向上,郭樹清就不會研究完善退市政策;若……。
郭樹清的急,可理解。單討論515家在排隊等候上市的企業,當中不少為中小企,他們從銀行獲得融資較難,若能上A股,可取得平錢發圍,不過,要A股重生,新股不審行不行的建議,不宜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