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希臘最終還是要破產 - 利世民

利字當頭:希臘最終還是要破產 - 利世民

現在希臘需要的不是救援,而是一次破產,然後世界各國,又再各安天命。
破產,就是要負債人和債權人,共同面對現實。當借了錢的一方,不要說還清所有負債,就連每一期的還款也拿不出來,破產是唯一的出路。另一方面,不顧風險將錢交到光棍手上,行為本身何嘗不是鹵莽?
說到底,「有人包底」這個信念,已經成為許多人下意識的一部份。無論是希臘抑或債權人,曾幾何時都相信要是出現甚麼意料之外的結局,最終必然有人出手拯救。所有人在過程中,沒有刻意地去想這個問題。這是所有道德風險,必然得到的下風。
財務的教科書都會說:「國家不可能破產,因為中央銀行可以無限量發鈔。」我希望,所有負責任的教科書出版商,都可以將這一句刪了。歷史已經一次又一次說明,國家不但會破產,而且經常發生。
八十至九十年代,承擔了這個道德風險的,叫做IMF。其時許多發展中國家發生債務危機,它們未必可以靠貶值去解決問題,因為這些國家欠下的外債,都以美金作為結算。在這個情況下,IMF就是那個最終的拯救者。當然,這個拯救者的另一個角色,就是要這國家重新回到財政的紀律,情況就有如破了產的人,在破產期內要交代收入和支出一樣。
由八十年代到亞洲金融風暴至金融海嘯,破產國家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今次,IMF救得了希臘,也救不了歐洲。歐洲央行救得了歐洲嗎?兩年了,大家還信這鬼話?
這個世界,需要一次教訓。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