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負責台灣銀行監管工作的台灣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表示,目前財務及體制強健的台銀,未來向區域市場擴展的空間頗大,「(台銀)BuySide的興趣仍然強於SellSide(即併購多於放售)」,本港市場對台銀一直甚具吸引力,地位亦很重要,「是台灣銀行踏足國際市場的首站」,也是台銀資金調度中心。
當地銀行業競爭大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FCA)開通後,內銀參股台銀,或是台灣金融界進一步開發內地市場成為各界焦點,昔日台銀藉收購香港銀行,繞道香港登陸內地的功能被指已消減。
現時在港開設分行的台資銀行共19間,邱淑貞接受訪問時說,本港是台銀海外設立最多分支機構的據點,其次是越南,到內地開設分支行的台銀則有6間。面對台灣本土銀行業激烈競爭,她指資本足夠的銀行往外擴展,加大資產以鞏固規模,是可預期的發展方向,近期所見,一些甚少考慮進軍國際市場的中小型銀行,如聯邦及台中商銀,亦到香港開設分行,本港市場對台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03年底台資富邦金控斥資43億元,收購港基國際銀行(後易名富邦香港),樹立繞道香港、破解當時台銀被限制登陸內地市場的成功先例,此後一兩年間,本港一些中小型銀行或資產併購交易中,均偶有傳出台資金控擬競投的消息。不過,隨着兩岸業務日漸開通,加上本港銀行叫價不低,08年金融海嘯前標售的永隆銀行,競投者幾乎已全屬中資行天下。
被問及台銀擴展部署是否仍覬覦本港抑或已全面轉戰內地平台,邱淑貞稱,銀行到那裏發展是商業決定,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台銀熟悉及其客戶業務發展據點,本港市場對台銀一直具吸引力,仍是當地銀行進軍國際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