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的存在,不是香港獨有,美國有,澳洲都有。香港是港式,面積細小,最少一拆三的劏房,在外國環境好一點,是上下兩層合共一拆六或以上的劏樓。最近朋友要送子女到澳洲升學,衣、食、住、行,樣樣擔心。澳洲地多人少,公共交通配套近乎零,為求子女方便上學,朋友於是按學校提供的網址連結,在大學鄰近物色落腳地。登上網頁,相片齊全,有洗手間、小廳、廚房、睡房等等,通通獨立並非共用。朋友一看圖則,原來房子分上下兩層,每層最少分拆成三個類似的獨立單位,簡單說是澳洲式一開六的劏樓。
上述當地人形容是AllinOne,專為學生而設的澳洲式劏樓,在樓價最高的悉尼及墨爾本等大城市是相當普及。因為以墨爾本一個較近市中心地區計,租一間單層獨立屋,兩睡房連後花園1000呎左右,每星期租金最少要600澳元,1個月就要大約2400澳元。至於一個劏樓,周租230澳元,但由於業主有一開六的乘數效應,他們每星期租金收入已經最少有1380澳元,較普通業主每周租金收入多逾一倍。
劏樓及劏房,其實是大城市的普遍現象。在香港,原因是租金太貴,供應有限且大有需求。在外國,大城市租金高之外,其實亦與之前市場對樓市過份樂觀有關,導致供應過剩,要轉賣為租。
澳洲樓市危機四伏
據知,澳洲大城市,兩三年前開始,已有大批內地人瘋狂購買物業,然後將原址一開二重建成為TownHouse,意大利人亦有樣學樣,令近幾年澳洲TownHouse供應過剩,兼且遇上內地富豪財困,樓盤缺乏承接,在空置率高企之下,業主想出劏樓這條絕世好橋。澳洲樓市的確不妙,新移民資金斷層,當地居民亦面對罕有裁員潮。澳洲央行沒有再減息,但澳洲個別銀行主動下調按揭利率,情況極罕見。
劏樓也好,劏房也好,根本就是全球資金氾濫推高房地產價格的後遺症。始作俑者,不是業主,其實是全球中央銀行的超級量化寬鬆政策。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