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實在叫人驚奇。當克服了『噢天呀我怎能這樣做』的想法後,感覺很奇妙。」這是一段殺人感言,美國15歲「惡魔少女」巴斯塔曼特(AlyssaBustamante)為了感受殺人滋味,持刀把9歲女童割喉捅死再埋屍,案件前天(周三)審結,她判終身監禁。
兇案發生在2009年10月,15歲的巴斯塔曼特利用妹妹,邀請9歲鄰居女童奧爾滕(ElizabethOlten)離家到樹林遊玩。女童在樹林看見她時說感到「很驚訝」,但從沒想到遇見「死神」。巴斯塔曼特原來早有預謀,幾天前已在樹林挖了一個墳,女童來到,就將她勒暈,用刀宰割狂插,再在屍體上鋪上一層樹葉埋葬。
殺人後「感覺很奇妙」哈哈笑
殺了人,巴斯塔曼特感覺愉快。她在日記承認「剛殺了人」,是很殘忍地殺人,殺死的人是眾數:「我扼死他們,割他們的喉嚨,然後在他們身上猛刺,現在他們死了。」她寫道:「這事實在叫人驚奇。當克服了『噢天呀我怎能這樣做』的想法後,感覺很奇妙」。之後是令人齒冷的一句:「好,現在我要上教堂了……lol」──lol,網上用語,即是大聲哈哈笑的縮寫,猶如魔鬼化身。
女童奧爾滕失蹤後,警方一度以為有性罪犯犯案,社區數百名志願者加入搜索,巴斯塔曼特卻若無其事,事後真的到一間摩門教教堂跳舞。
警方問她女童下落,她初時說慌隱瞞,直至警方搜出她的日記等重要線索,猙獰面目掩飾不來,她才和盤托出,帶警方尋回女童屍體。
懺悔願「犧牲生命換她復生」
事隔兩年多,巴斯塔曼特18歲了,殺人的邪惡前天在庭上卻變成懺悔。她在宣判前在犯人欄向女童家人致歉,形容對所有事感到「非常、非常抱歉」,然後深呼吸,說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難以形容的可怕」,又聲言願一命賠一命:「如果我犧牲生命,可以換取她復生,我一定會這樣做。」
巴斯塔曼特原被控一級謀殺,一旦罪成終生不得獲釋,但姑念她認罪改控二級謀殺,意味她有機會獲釋。女童家人認為她十惡不赦,但有專家作供,指她犯案不排除是受抑鬱藥「百憂解」影響,因為「百憂解」(Prozac)有機會引起令人自殺、變得暴力甚至殺人等副作用,而她在犯案前兩年,不時獲處方「百憂解」,而殺人兩周前劑量更急增。
但審訊以來,巴斯塔曼特一直表現得無悔意,直至判刑當天,見祖父母氣沖沖離開法庭,她才流下第一滴淚。
美聯社/《時代》周刊/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少女開殺戒事件簿
1968年
英國11歲少女貝爾(MaryBell)為求刺激,先後勒死兩名3歲和4歲男童
1979年
美國加州16歲少女斯潘塞(BrendaSpencer)覺得周一要上學悶,拿父親給她的半自動步槍,從家中向對面街的小學亂槍掃射,殺死兩名大人、槍傷8名學童和一名警察,供稱「我不喜歡星期一,這是無法忍受的一天」
1995年
美國德州17歲少女扎莫拉(DianaZamora)發現男友與另一女孩上床,逼男友跟她一起殺情敵,從後伏擊捏頸,再用硬物擊頭,後要男友開槍轟殺情敵
2006年
澳洲科利(Collie)兩名16歲少女交談時一時興起說想試殺人,就合力勒死相識的15歲女孩
《蘋果》資料室
破碎家庭長大 興趣殺人
巴斯塔曼特生於破碎家庭,五年前自殺不遂後,需長期服用抗抑鬱藥,她曾在網上公然將殺人列為興趣。
巴斯塔曼的父親濫藥、曾入獄,母親也離她而去,留下童年陰影。她2007年企圖自殺,從此需要服用抗抑鬱藥Prozac,社交網站上處處顯露陰暗面。
她在twitter上說:「我活着只想知道,為甚麼要受這麼多苦。」在YouTube個人簡介,寫着以殺人為興趣,更上載了一段與兄弟以電欄傷人的短片。
精神報告形容,15歲的她是一個「心理受損」和「情緒嚴重受影響」的女孩。有專家更指,她已出現早期躁鬱症的徵狀。代表律師以此向法官請求,指巴斯塔曼特是在Prozac的影響下,才會行兇殺人,但心理專家反駁,說法欠缺科學根據。若然罪成,她最多可被判囚終生。
美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