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效應 內地通脹4.5%

春節效應 內地通脹4.5%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公佈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升幅反彈至4.5%,按月計雖是連續五個月下降,但較市場預期的4.1%為高,反彈主因是春節長假期間食品價格按年大漲10.5%,加上市場預期通脹會續回落,相信政策調整會「以靜制動」。但隨着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對1月份的出口情況不表樂觀,令憧憬救市之心又燃起。
為免市場誤解1月CPI在調控政策下仍彈升,發改委解釋1月價格總水平反彈,主要因春節需求增加及部分地區惡劣天氣推動肉、菜價格大幅上漲。不過自去年10月來,中國生豬生產恢復較快,春節後生豬價格將有所下降;隨着天氣轉暖,蔬菜上市量增加,價格也將逐漸下降。

商務部憂出口難樂觀

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亦建議,投資者對於此次數據毋須太過看重。花旗發表報告表示,春節後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增速均會放緩,由於去年基數高,今年通脹較上年同期下滑將更為明顯。
政策方面,花旗認為短期而言,由於發達經濟體整體通脹率升高,流動性放寬,中國可能暫不會放鬆貨幣政策,直到2月底或3月。
中國力控通脹,但對難掌握手內的外貿,只有乾着急。陳德銘表示,201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外貿增長勢頭有所放緩,今年1月份的出口情況也不樂觀,由於春節等因素,估計會呈同比負增長,外貿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他稱,為促對外貿易穩定增長,首先進出口政策要總體保持穩定,如保持滙率基本穩定等等;其次是要切實減輕進出口企業稅費負擔,並要加大貿易促進力度。
他還表示,在採取措施穩定出口的同時,中國政府也將繼續積極擴大進口,進一步促進貿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