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監煞停港股ETF申請

中證監煞停港股ETF申請

【本報訊】被譽為「港股半直通車」的恒指指數型股票基金ETF,在中證監公佈已收到易方達申請「開車」後,再由中證監公佈需「煞車」。中證監將易方達申請從網站上刪除,據本報了解,中證監此舉是由於話題較為敏感,為免引起炒作,故低調處理而非「叫停」。
昨日,本港多間傳媒大肆報道易方達申請於內地發行港股ETF產品,但連中證監於首季批出申請也是媒體自我報道,更難言港股ETF可望提振兩地股市。既然媒體對易方達的申請反應過度,中證監決定「私有化」易方達申請,以免市場過敏。
事實上,ETF何時「開車」,要看國務院何時拍板。內地《每日經濟新聞》指有關計劃早已上報至國務院,現待下達通知。據本報得悉,除易方達外,華夏基金亦早已向中證監申請發行港股ETF。

華夏基金亦已入紙

華夏人士稱,該公司早於2、3年前便已向中證監申請發行港股ETF產品,現仍待審批。華夏將會採用原有50億元(人民幣.下同)QDII額度中,餘下的約一半額度。至於此計劃於深圳交易所上市的新產品,會對港股產生的影響,他認為要視乎投資額度而定。
據了解,易方達於2月1日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於內地發行港股ETF產品,將於上海交易所上市,跨境投資於本港恒生國企指數成份股,與國企指數表現掛鈎;目前仍待中證監審批。一旦獲批,易方達在安排分銷渠道後就可向市場發售。
易方達於內地被動式管理資產規模(包括ETF和指數)達539億元,為內地第一大;而單是ETF管理規模為200多億元,則為全國第二大,在這方面有較豐富經驗。港股ETF涉及的額度,易方達將會透過早年獲中央批出的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50億元額度應用;該額度至今只應用了10多億元。
早於2009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提出,會認真研究上海引入港股ETF,當年華夏便率先向中證監申請發行港股ETF,時至今日,有關產品才有望推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