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名句:「人生中有兩件事必會發生,就是交稅和死亡。」若有第三件,肯定是考試。香港人,只要上過學的,總避不開考試,一張成績單足以影響一生。3月舉行的首屆中學文憑試,數萬名中六考生變成「白老鼠」,包括兩位學界星級健將易漢暉和吳鎮男。公開試,觸動無數世代的心靈,永無休止。記者/攝影:林湛穎
《易漢暉盼入醫學院》
對易漢暉來說,最好的事物永遠在壓軸才會出現。中學最後一年,首度連贏D1和精英賽兩大學界籃球錦標;圓了一個心願,接下來的還有D1田徑賽鐵餅和鉛球項目。不論投籃、籃板,或是擲餅推球,憑一雙手,在學界競技場開闢天地;這雙巧手假以時日,可能是手術室內的大旗手。
「最初我的志願是從事金融業,但爸爸是胸肺科醫生,有幾次去醫院觀察,覺得這行很有意義。」想像一下身高逾6呎的「易佬」,披上白袍、頸掛聽筒,穿梭病房。當然,他先要咬緊牙關、通過文憑試,追求的不僅是科科合格,而是幾支「火箭」。
文武雙全秘訣:全情投入
由中一到中六,易佬在校內考試一向排全級前10,文武雙全,教不少同學和家長羨慕。易佬稱沒有特別的讀書心得,「秘訣是全情投入,玩樂時玩樂,溫書時溫書,時間分配清晰。」
「其實mock(模擬考試)的成績公佈後,有幾科都不夠理想。」下周的D1田徑賽後,易佬的玩樂mode暫告一段落,進入溫習時段;引誘也不少,月底NBA明星賽有電視直播,即使戴歷路斯、拜恩、懷特侯活打得多精采,請不要打擾易佬,他亦不會分心偷看。適當時做適當事,這位17歲小伙子比許多成年人更優勝。
學業體育兩得意,易佬總有獨特的成功方程式。其實距離成功不成功,仍是言之尚早,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距離文憑試只剩下個半月,他眼神炯炯,自信堅定,表明已準備好迎接挑戰!
易漢暉(易佬)
學校:喇沙書院
項目:籃球、田徑
應考科目:中文、英文、數學、通識、物理、化學、經濟
最有信心科目:物理、英文、化學
大學心儀學科:醫科
壓力指數:3(10分爆燈)
減壓方法:讀書與玩樂都要全情投入
《吳鎮男編織兩個夢》
今屆文憑試考生達8萬,本地大學學額只得萬多個,那麼其餘7萬人只得另覓出路;吳鎮男(Derick)一針見血,道出8萬考生心聲,「香港教育制度好似一粒藥丸,對適應到的人就是一粒仙丹,但對其餘學生來說,這粒藥副作用好重。」
去年10月學界D1游泳賽獨攬3金,Derick未有因勝利而冲昏頭腦;距離考期越來越近,現在腦袋載滿中國歷史人物,梁啟超、唐太宗、三國人物事蹟,他記得滾瓜爛熟:「我讀書唔叻,背書還可以,但太多臨場因素;我反而擔心數學,因為怕計數。」
文憑試撞正奧運年
運動向來跟數字關係密切,Derick對加減乘除心存恐懼,大概有點諷刺。開通宵讀不入腦的滋味,是你我成長經歷,過程有血有淚,但絕不能胡思亂想;談到將來,Derick坦言一旦進不了大學,就會報讀市場學和測量學的相關副學士或文憑課程。而即使不當全職運動員,他也不會放棄游泳:「我喜歡清晨5時半游早水,跳落水一刻覺得進入了無重狀態,感覺自由自在。」
「比起一些同學,自己壓力不算大,有一半可能來自奧運吧!」Derick的100米蝶泳和自由泳只差0.2和0.4秒就達奧運B標,原來不單文憑試,離倫奧參賽截止日期(6月)也近在咫尺。每位運動員總有一個奧運夢,今個奧運年偏偏遇上兩件人生頭等大事,給Derick雙倍壓力,也是編織美夢的黃金機會,「最想6月前達標,7月20日放榜接過成績單,然後直飛倫敦!」
夾在文憑試和奧運之間,還有5月份的18歲生日。這刻Derick尚未成年,思考如此慎密穩重,無論入大學、戰奧運與否,不經不覺間,這條「飛魚」茁壯成長,成為6年中學生涯的最大得着。
吳鎮男(Derick)
學校:聖若瑟書院
項目:游泳
應考科目:中文、英文、數學、通識、中史
最有信心科目:中史
大學心儀學科:市場學、測量學
壓力指數:6(10分爆燈)
減壓方法:游早水、吃甜的零食
話你知:通識科爭議大
教育統籌局(現教育局)05年公佈,3年制高中學制於09年9月在中四實施。新學制下,學生需完成3年初中及3年高中;06年9月就讀中一的學生,在完成6年中學課程後,於2012年應考首屆香港中學文憑(HKDSE)。「文憑試」是因應「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取代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文憑試」將作為香港各大專院校聯合招生辦法,或其他收生模式的新標準。
「文憑試」最大爭議是將通識教育列為必修科,各界均指評分準則含糊,閱卷員會以個人主觀角度評分,構成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