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SPENDER:珍貴食材出國7種日本國寶美食

BIGSPENDER:珍貴食材出國
7種日本國寶美食

法國雜貨店、意大利餐廳、日式拉麵店;坊間怎麼多了大堆過江龍?
外籍老闆不約而同地說,全球經濟大倒退,為尋找一線生機只能走出家鄉,邁向亞洲。香港成為了熱門落腳點。
像民族意識極強的日本,品質最好的東西從前只會留於本土,害本港的廚師們四出奔走才可搶購到少量好食材。
世界不同了。
日本人視為國寶級的金星豚大量出口,獨有的菜種蕗之塔已移植中國的農場,產自北海道的赤血引清香淡雅,亦已大量繁殖,昔日遙不可及的食材,今日唾手可得。由兩位日菜專家教我們品嚐最鮮的日本食材。
記者:張芷茵、張韻珊
攝影:梁志永、羅君豪

大廚小檔案

馬基良
入行30多年,於君悅酒店的鹿悅日本餐廳當了23年總廚,對日本食材瞭如指掌。曾獲前特首董建華邀請至禮賓府教授大廚傳統手打稻庭烏冬。現開設日本私房菜。
S.A.E.日式私房菜
地址:灣仔譚臣道13-15號萬利中心2樓

鮨処光主廚李深達
已有18年製作日本料理的經驗,曾在銅鑼灣島田屋跟隨日本師傅學藝,對日本食材甚有心得。
鮨処光
地址:天后琉璃街4號地下

馬基良

李深達

李深達:金星豚 肉質鬆化營養高

日本人飼養豬牛的嚴謹舉世知名,吃牛要吃和牛,吃豬要吃日本黑豚,2012年要緊記金星豚這個名字。
金星豚是非一般的豬肉,乃產自日本九洲佐賀縣多良岳山群。豬隻在青葱濃密、無污染的高山牧場生活,農夫採用自由放養的方法,任由豬隻在農場中走動,令豬的肌肉與脂肪分佈均勻;豬隻吃的是無添加的健康穀飼料。

佐賀金星豚肉質鬆化,師傅採用「二度揚」炸法,先以130度低溫把豬扒炸熟,再用175度高溫把表面炸得香脆。每份150元。

五星級飼養 專人安撫情緒

除了有優美的家園,金星豚每天都會享受到五星級的服務,農夫相信養豬如養人,吃好、住好還要心情好,才會長出好肉,每當豬隻打架、吵鬧時,飼養員會在身邊安撫豬隻的情緒,令牠們時常保持心境開朗,這樣豬隻的肉質才會顯得更鬆化。這樣長大的金星豚比普通豬肉含有更多三文魚中含有的脂肪酸、而維他命B1亦比牛肉多10倍。
所以1927年開業的日本豬扒老店銀座梅林一直都指定以金星豚製作吉列豬扒。厚厚的豬扒用高溫油炸5、6分鐘之後,肉質彈牙而豬香四溢,是一口讓人有好心情的味道。

金星豬的臀部都印上心形印記。

李深達:赤血引 矜貴如拖羅

赤血引又稱葉血引,屬於Hachibiki鱸形目系,大多分佈在日本本洲中部地區的深海。李深達(Andy)師傅指,赤血引是九洲地方魚,甚少出口其他地方。所以如今在本港可以品嚐此魚的美味,實屬難得。
即使日本人也對此魚趨之若鶩,每年十一月豐收之際甚至會舉行赤血引祭以示慶祝。秋冬時節是最肥美、最好吃的,約1kg重是最完美的體積。赤血引與拖羅同為紅肉魚,但油脂比拖羅少,不用烹調,刺身入口,就能吃到比拖羅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甘甜芳香,但卻是爽脆、彈牙的質感。

赤血引甚少在日本出口,雖為紅肉魚但咬落較脆身。每客35元。

馬基良:赤簳魚 煙韌夠清淡

數日本美食,馬基良首選來自日本東北及北海道的赤簳魚(俗名鴨嘴魚)刺身,是秋冬季合時美食,因為生長於地震帶所以又稱地震魚。鴨嘴魚肉的油份少,魚肉清甜,那種芬芳淡雅,迷倒不少老饕,所以近年日本魚農將赤簳魚魚苗移植到中國的養魚場養飼,確保有穩定的來源。
論美味,馬基良說日本野生品種的質素比內地品種高得多,魚肉煙韌不易散開。單看外表,內地的鴨嘴魚色澤較日本暗啞,魚肉呈白色,肉質有彈性,入口味道清淡,一般用作刺身壽司。「日本人會鍾意食鴨嘴魚呢啲白身魚多啲,越食越精嘅人,口味會越食越清淡,咁先食到真味。」

1.赤簳魚配柚子鹽壽司,赤簳魚肉質煙韌,味道清甜,每件45元。
2.金箔三文魚親子壽司,加上茗荷,借薑味辟腥味,每件50元。

李深達:黑曹以 百搭多滋味

來自東京的黑曹以,屬於白身魚,味道較清甜。不算甚麼稀世品種,但享受食物這回事,不是鬥刁鑽,鬥罕有,只要是好材料,廚師懂得按其特性,加以烹調就是人間美味了,師傅說黑曹以屬斑科魚類,油份較低。
為了增加皮下油脂,Andy師傅特意以湯引工序,將魚的油脂逼進魚身內,吃起來不會太乾身。不過,我最欣賞的,是Andy師傅把一部份的黑曹以薄切,配合魚皮、葱段等一起吃。魚皮的膠質豐富,配搭爽身的黑曹以魚肉,再配淡淡的葱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配搭。另一部份則厚切,可選擇沾上岩鹽、酸汁或蒜子豉油吃,一魚作多種吃法,變化多端。

Andy師傅用上厚切及薄切兩種切法處理黑曹以魚,又提供多種醬汁作配搭。每條230。

馬基良:蕗之塔 苦澀中帶香

日本人視京都出品的蔬菜最為優質。當中最得馬基良歡心的是蕗之塔。這種菜多半用作伴碟及配菜。其實這是一種山野菜的花蕾,日本人對這種苦中帶甘的花蕾情有獨鍾,皆因日本長崎原爆後,當地第一樣生長出來的植物,就是這種菜心苦澀中帶香的蕗之塔。馬基良不忍蕗之塔一直只當配菜,想到將花蕾蘸炸醬,炸成天婦羅,吃時配上甜麪醬苦中帶甜,有經歷的人一定懂欣賞得這種滋味。每件天婦羅24元。

麪醬燒蕗之塔,天婦羅每件24元。

蕗之塔是一種小型生菜,開花後食用。

李深達:行者蒜 葱科皇上皇

日本菜精緻之處是即使再細微之處也極其講究,單是蘸魚生吃的豉油也甚為講究。
Andy認為,有些味道清淡的刺身,若用濃烈的芥辣的話,就會搶掉刺身的鮮味,他自製了一種蒜子豉油,用的是日本獨有的品種行者蒜。
行者蒜又稱紫蒜,屬葱科,是天然野生蒜子,多於深山幽谷中生長。據說以前隱居深山修行的人以這種蒜補氣強生,所以有了這個名字。本來長於深山的行者蒜1990年才在日本廣泛裁培成功,但由下苗到收成要四年時間,屬矜貴的品種。至於為何Andy師傅會選用此蒜混合日本福岡豉油?他說,「行者蒜辣味唔太重,但蒜香味夠濃,混於豉油當中就唔會太搶味。」

行者蒜又稱紫蒜,是天然野生蒜子,多於深山幽谷中生長。

馬基良:蕪菁 腍滑味清甜

蕪菁(即圓形蘿蔔)與賀茂茄子、堀川牛蒡及海老芋並稱四大京野菜,於秋冬季當造,日本蘿蔔味道鮮甜,質感比中國蘿蔔更細緻幼滑。至於產自京都聖護院或天王寺的蕪菁屬最優質,蘿蔔腍滑,味道清甜。
師傅先用洗米水漂白,再慢火煮6小時,加入蟹水及鱈場蟹肉煮成芡汁,最後加上天婦羅鱈場蟹腳伴碟,蟹肉鮮甜惹味,更能帶出蘿蔔的清甜味,每客98元。

蕪菁加天婦羅鱈場蟹,每客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