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球股市反覆波動,但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一哥」貝萊德(BlackRock),其董事長兼行政總裁芬克(LaurenceFlink)表示,美股市盈率是過去30年來低位,整體股市估值偏低,乃受歐債問題等短線因素影響,以10年期長線投資計,「債券回報絕對不可能跑贏股票」,作為長線投資者,建議「100%投放股票」。 記者:劉美儀
金融海嘯後環球經濟核心西向東移,芬克接受訪問時說,貝萊德肯定會增加在本港、內地及亞洲業務,發展取態亦將更進取,主要靠自然增長。目前集團在亞洲員工總數近2000人,未來區內人手編配只會增長,不會淨縮減。
人民幣將成三大貨幣
邁向國際化的人民幣,「將會成為三大支柱貨幣之一」,但他亦提醒,亞洲市場增長存在「結構性發展障礙」,資本市場需要更開放及更具深度,以吸引區內財富留在區內投資。
與「債王」兼太平洋資產管理(PIMCO)創辦人格羅斯在華爾街一樣享負盛名的芬克,曾被市場人士形容為「救火隊隊長」(MrFixed),反映其在各國救市方案中出謀獻策。
去年美國標普500指數僅升約1%,跑輸國庫券及美國企業債回報,但芬克認為,美債一年的表現不代表長遠跑贏股市,相反「美股現時極為便宜」,平均12倍市盈率與30年前一樣,若投資者去年底沽貨,今年初(標普已升至08年以來新高)即會發現錯失良機。以10年期計,債券回報率之低,無法媲美股息加上股價增值的複息回報率,股票現估值偏低,是投資者圍繞歐債短線消息炒賣,而非從長線價值投資的結果。
貝萊德在歐美具領導地位,但亞洲業務尚待加大拓展,他認為,消除區內資本市場發展障礙是增長關鍵,亞洲龐大儲蓄須疏導至區內投資,否則財富只往外流,長遠計亞洲將出現資金短缺。
亞洲增長必惠及商品
對區內長線投資者,他說「股市絕對是優先選擇」,若相信「亞洲增長故事」,未來10年商品市場亦絕對可提供優秀回報機會,宜納入投資組合部份,如對商品流通性有少許擔心,投資者可透過持有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或相關股票,涉足商品獲利。
近期人民幣升值前景減弱,剛從滙豐過檔貝萊德出任亞太區主席的馬凱博指出,市場對人民幣看法轉變是好消息,因此舉令過去只持有現金存款等升值的投資者,更關注信貸及年期配置等因素,資產管理公司在人民幣下一階段發展上,亦將扮演更重要角色。
貝萊德環球資產管理公司簡介
成立:1988年
上市:1999年在紐約交易所掛牌上市
現時管理資產金額:達3.51萬億美元
基金數量:逾1000項
全球員工數目:逾1.01萬人
服務範圍:為機構投資者、中介人及個人投資者,提供投資及風險管理與顧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