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馬第三保 不包括隱疾喪命跑死人或冇得賠

渣馬第三保 不包括隱疾喪命
跑死人或冇得賠

【本報訊】26歲跑手劉綽麟前日在渣打國際馬拉松賽事喪命。賽事主辦單位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昨承認,大會為跑手購買的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障範圍不包括隱性心臟病引發死亡情況,死者家屬隨時「冇得賠」。此外,有跑手質疑,大會的緩衝區設計失當,衝線後有太多選手聚集,跑手被迫急停,加劇心臟負荷,增加猝死風險。
記者:鄭啟源、徐雲庭

醫管局指,目前尚有12名跑手留醫,分別入住律敦治醫院、瑪麗醫院、東區醫院及屯門醫院。兩名徘徊生死邊緣的男女跑手,經搶救後逃出鬼門關,已轉往普通病房留醫,男傷者莫裕明(25歲)仍然嚴重。據了解,該傷者當時貼上一名黃姓參加者的號碼布參加半馬比賽,其身份及至前晚才被證實。家人昨午到醫院探望,只表示莫已經回復清醒。
至於渣打銀行女見習生張慧儀(24歲)傷勢轉為穩定。此外,兩名54歲跑手情況仍然嚴重。不幸過身的劉綽麟任職地盤測量員,前日完成半馬賽事衝線後暴斃,家屬昨晨9時許到西環殮房辦理認屍手續,眼有淚光,拒絕採訪,個多小時後截乘的士離去。
主辦賽事的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發言人指,大會購買的第三者責任保險,不保障選手個人身體毛病引致的意外,若死者最終確認因有隱疾喪命,將無法獲得賠償,「但目前未知死因,好難講」。發言人補充,賽事條款及細則已列明,「參賽者必須確保其體格適宜參賽」,任何患有慢性疾病人士也不應參賽。06年渣馬亦曾發生「跑死人」意外,死者家屬最終不獲賠償。

跑手稱緩衝區設計失當

香港保險業聯會一般保險總會前主席黃國添指,除非能證明大會有疏忽,否則按一般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死者家屬難以向大會索償。他說,人壽或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大多包括運動造成的傷亡情況,跑手可考慮購買相關保險作保障。
此外,有渣馬跑手批評,賽會今年的緩衝區設計欠佳,跑手衝線後未有足夠空間慢步緩衝。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指,人體在運動後,心跳頻率仍然強烈,需要時間恢復至正常水平,緩衝區空間不足,有可能增加跑手心臟病發的風險。但他說,大會設立的緩衝區長度約100米,設計並無不妥,但有部份選手衝線後,聚集在緩衝區合照留影,致人流無法疏導,有改善空間。

劉綽麟家屬昨晨到殮房認屍後,拒絕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