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將於今日討論兩電追加的資料,以決定是否須進一步行使《權力及特權法》,迫使兩電進一步披露加電費的理據及透明度。與利潤管制法則「鬥爭」逾30年的經濟學者林本利坦言,現在「搞乜都無用」,大家最好「使少啲」,因為出年起電費,每年最少要加10%。 記者:陳健文
曾任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系副教授的林本利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政府喺08年嗰陣錯過咗開放市場嘅機會,又繼續俾兩電可以用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嘅方法嚟增加回報,嗰時已經知道之後幾年香港電費一定會大升……唔改不特止,仲要加咗擱淺成本同埋仲裁機制兩項辣招落去,家真係無彎轉。」
兩電開支已批冇得改
他估計,出年起電能實業(006)旗下港燈及中電(002)旗下中華電力,每年電費加幅一定超過一成,「由2008年到2013年嘅資本開支都批晒喇,一改就會俾兩電告,無得改……之後到2018年嘅雖然未批,但政府要兩電加大使用天然氣,咁即係又要買機組啦,咪又係要繼續加。」
「大家若果諗住節約能源想慳啲電費仲死,因為電力使用減少,即係電費收入減少啦,兩電為咗要賺到規定嘅准許回報,加電費仲加得多㖭……所以家真係做乜都無㗎!」林本利說。
里昂估計,單是中電於2013及2014年每年便須加電費10%,以彌補高昂的天然氣成本,不過,鑑於今年加電費引起軒然大波,所以預料中電明年只可調高6%電費。該行對中電的盈利預測亦以加電費6%為假設,預期中電今年整體盈利可重上100億元。
中電及港燈發言人均向本報表示,加電費要取決很多不同因素,現階段未能對2013至14年電價水平作估算。
里昂:中電盈利料破百億
港府官員口口聲聲表示不接受電費加幅,更「拍心口」說要幫市民對電費把關。林本利「睇死」港府今次都是「無料到」,「要做改革最緊要有決心,我真係睇唔到囉……解決呢個問題嘅答案係開放市場,家到2018年得嗰6年,又要研究又要諮詢,好明顯唔夠時間,大家預咗繼續加電費啦!」
他又質疑,當年開放電訊市場及為巴士引入可加可減機制亦相當困難,但港府可以做到,不明白為何兩電協議運作多年後,也未能開放電力市場,「外國都可以做到,即係技術可行啦,港府同兩電提出嘅問題全部都係藉口!」
野村認為,雖然到2018年前「大改」利潤管制法則的機會很小,但鑑於今次社會對加電費的反彈,在進行中期及長期檢討時,在群眾壓力下港府不會再像08年時「咁順攤」,特別是回報計算及加電費問題。不過該行相信,基於種種限制,香港電力市場不會出現戲劇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