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表技術角度分析,對稱三角形走到末端,好比相戀已久的戀人,結局只有結婚和分手。若以此比喻恒指,我相信結婚機會極高。」是筆者1月9日出席無綫《創富坊》節目時所作的評論。當日恒指先跌後升,單日轉向,由即市低位18302,反彈563點收市,一口氣上破10、20、50及100日線,以及對稱三角形頂部阻力。恒指短短一個月內升超過2400點,逼近去年8月5日特大下跌裂口(美國被標普褫奪AAA評級,恒指裂口低開945點),從市將何去何從呢?
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宣佈,美國將維持超低息環境至2014年年底後,港元滙價隨即升至接近強方保證水平7.75。拙作《投資得機》指出,「本港實行聯繫滙率制度,港元兌美元只會是7.75至7.58兌1美元,即強方與弱方保證範圍上落……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長期保持極低水平,亦是導致資產,包括房地產價格上升的原因。」
外資對港元需求上升,離不開兩個原因:一、買入外滙基金票據賺取息差。原因是金管局發行的外滙基金票據Bills「一年期以內」和兩年期債券Notes的孳息率,均較同年期美國國庫票據及債券高,以兩者作孳息率比較:1個月為0.1和0.06厘、1年期為0.2和0.125厘。
有機會追落後
二、買入其他流動性高的港元資產。甚麼資產最受惠?當然是股票。那麼恒指升至21000至21800特大下跌裂口阻力位前,會否行人止步呢?若以美國被褫奪AAA當日至今的道指和恒指比較,道指去年8月4日收報11383,上周四收報12705,較「褫奪日」高出11.6%;恒指去年8月5日收報20946,上周五收報20756,仍較「褫奪日」低近0.9%。港股重上「褫奪日」水平,只不過是追落後。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