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受經濟不景影響,去年銀行於英國削減的職位多於其他國家,令倫敦的寫字樓需求大減,部份商業物業遭棄置。有發展商吼準機會,把該些商業物業「變身」住宅,實行活化商廈。安盛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計劃,將倫敦市中心的舊寫字樓或金融區周邊的可重用區域,重建為住宅,預計當計劃完成後,項目價值將達1億英鎊。
寫字樓需求大減
寫字樓租金受壓,而住宅物業需求卻有增無減,吸引越來越多發展商將棄置商廈改建。事實上,倫敦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指,去年倫敦市中心的就業率下跌8.5%,並預計此低於98年的就業率會持續至2014年;而戴德梁行(DTZ)則指,倫敦市及鄰近地區54%的寫字樓樓齡高於15年。就業率下跌,加上商廈老化,提升租戶議價能力。
另一方面,倫敦市中心的住宅長期缺貨,推高物業價格。數據顯示,倫敦市中心一個單位價值可達52萬英鎊至108萬英鎊,而當地豪宅價格連續14個月上升。有分析指,改建可助城市「不斷進步」,不過亦有分析認為,改建的住宅,質素始終不及新建住宅,因為配套並非就住宅發展而建,物業最終恐淪為次等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