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後,百廢待興。東華三院董事局為提高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處理院務的效率,於1946至47年將全體總理分為三組,各掌理一間醫院。制度於翌年確立,醫院事務由小組討論後交董事局複議。
1952年落成女護士宿舍
廣華醫院的建設,在香港淪陷時完全停頓。1941年10月底動工改建的廚房只完成一部份,重光後在1946年11月開始動工,1947年1月完成,耗資8萬6千多元。這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大數目,可見醫院對病人膳食的重視。同年,廣華醫院大堂(即現今東華三院文物館所在地)被發現棟樑蛀蝕嚴重,東華耗資3萬多元重修,同時將樓上兩邊改作護士宿舍。
由於醫院逐步發展,招聘女護士日多,董事局開始籌備興建女護士宿舍。至1950年董事局共為此籌得34萬多元,再向政府申請撥出廣華醫院對面用地,1952年1月落成,以1938至47年香港醫務總監兼東華三院醫務委員會主席司徒永覺命名。司徒永覺其後致函東華主席,表達謝意。他謂透過與東華三院這個歷史悠久機構的合作,了解香港護士的工作;對廣華醫院護士1941至45年危難時期的忠誠服務,深表敬意。
由大戰後至1950年代初,廣華醫院在資源緊絀下進行修葺院舍工程,迎向病人大幅增加的挑戰。
撰文: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