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公佈亮麗非常的就業數據,加上憧憬希臘最終可以逃過無序違約命運,令危機或受到控制,投資者對歐債問題稍為放下戒心。然而,除了債務問題之外,較貼近民生的燃油及能源價格,將為原本已五癆七傷的歐洲經濟百上加斤。
高油價阻礙復蘇
有報道指,歐元區國家平均汽油價格,上周勁升至每升1.76歐元,創下歐元區成立以來新高。美國汽油是以每加侖計算,換算後歐元區國家的價格的每加侖高達8.75美元,而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估計,美國今年汽油平均價格為每加侖3.52美元。燃油價格水平大大影響國家的消費及生產力,可想而知,歐洲的汽油價格若再急升,對當地的經濟將造成何等影響。
以希臘為例,國民現時要承擔的燃油價格,較3年前已升近1倍。再加上削赤及改革計劃,實在難以相信該國經濟能在5年內改善。歐洲汽油價格升至歷史新高,當然與該區遇上數十年以來最嚴寒天氣有關。不過,區內燃油價格上升,可能只是個開始。繼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LeonPanetta)日前表示,以色列有可能最快於今年4月襲擊伊朗後,以色列最近亦積極放風,指以色列受到伊朗襲擊的風險大大增加,似為攻打伊朗找藉口和鋪路。
事實上,歐盟通過對伊朗石油禁運議案,原訂於上月23日生效,後來將日期推遲半年至7月1日,目的就是讓成員國在這段期間內,入口足夠石油作儲備之用。伊朗方面當然不會就此罷休,揚言會作出報復。預料伊朗國會即將通過提前停止向歐盟國家出口石油的議案,以打亂歐盟國家訂下的緩衝期。該國石油部長更放言,必定截斷對部份歐洲國家的石油供應,勢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
由於紐約期油含硫量較低,與布蘭特期油比較,前者是屬於較優質燃油,正常而言價格理應更高。然而,歐洲較多入口的布蘭特期油,價格在去年大部份時間,均較紐約期油要高。而兩者差價,更於上周四升至15.71美元的11周高位。其中原因,除了是美國當局公佈燃油庫存大幅增加外,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亦令布蘭特期油溢價上升。布蘭特期油近日的需求大幅上升,有指最近運往亞洲的布蘭特期油,數量是過去8年以來最多,顯示亞洲國家亦正努力增加儲備。這對於歐洲國家,絕對是要重振經濟的大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