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美股又再升,S&P500差20點左右,就挑戰舊年4月底高位1363。
新聞話:「就業數據理想,刺激股市。」我不是說就業數據不理想,但單單一個滯後的統計數字公佈,意義確實不大。觀察這些數據,一定要看好幾個季度,如果是每周公佈的數據,甚至是應該只看移動平均值。
例如首次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每個星期都有公佈數字。不過,純粹跟蹤每個星期的上上落落,只會令自己見到更多噪音,更迷惑。不過,如果將四星期移動平均值,用來比較過往幾年的變化,就可以見到,美國就業環境的確有改善;至少,最低限度講,因為失去工作而需要第一次去領救濟的人數越來越少。
順帶一提,傳統上,首次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要是維持在40萬以下,就代表就業市場基本上穩定下來。由去年第四季起,首次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已經持續地低於40萬。再進一步下調的話,可以說是又多一個指標反映美國整體經濟步入復元。
說遠了,上周美股以挑戰高位的形勢收市,我認為還是一個資金的現象。無錯,自從歐央行12月底進行LTRO,投機者已經預期,今個月底的第二次LTRO,將會吸引更多人屈機撳錢。換言之,這是歐央行三個月內兩次QE。美股的投機,是投機者對資金泛濫的預期。另一個指標,不用講,就是金價。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