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真福德蘭修女的「血液聖髑」,昨晚在一片詳和的詩頌讚詠儀式中,永久安放在天主教香港教區荃灣葛達二聖堂內,逾千名教徒和市民參加典禮,一起見證這位畢生奉獻於救助窮人的真福修女聖髑長伴香港。候任樞機湯漢表示,聖堂鄰近仁濟醫院,堂區主保的兩位殉道聖人都是醫生,聖髑安放此處正好切合德蘭修女對病弱者愛與關懷的精神。記者:譚靜雯、梁德倫
教區副主教陳志明表示,教區去年11月已申請將德蘭修女的聖髑安放在港,讓在港的教徒也可近距離參拜,感受修女為窮苦病人的無私奉獻精神。他指出,港島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已永久安放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12根頭髮聖髑,九龍的聖德肋撒堂早於97年已迎接聖女小德蘭的聖髑,安放在聖堂內,故今次特選擇交通方便的荃灣為德蘭修女聖髑的安放地,令港、九、新界都有聖髑方便教徒參拜。
陳志明又說,聖髑是德蘭修女滴在麻布上的血液,現時放在玻璃盒之內,日後會安放在聖堂內14處苦路中的第12處之中,5月會開放予公眾參觀。曾與德蘭修女見過面的他希望修女的大愛、對貧苦病患的無私奉獻精神,可隨着今次聖髑的到臨,讓教徒甚至全港市民都能感受和學習。
候任樞機湯漢在感恩聖祭中表示,將真福德蘭修女聖髑安放在荃灣葛達二聖堂,是因為聖堂鄰近仁濟醫院,加上聖堂的堂區主保兩位殉聖人也是醫生,切合德蘭女畢生奉獻侍服老弱病患者的貢獻和精神,希望延續於此為病苦者祈禱。
聖堂牧民議會會長徐邦雄表示,待聖髑在5月開放予公眾參觀後,會考慮設立公眾導賞團,除讓公眾參觀聖髑外,也會講解德蘭修女的生平,希望藉此教育公眾其無私為弱者奉獻的精神理念。
專程感受修女偉大
到場參加今次聖祭的孫神父說,今次專程來參加典禮是想感受德蘭修女的偉大,他指修女的奉獻感召他,令他明白救助弱小的重要性,「只要你幫到少少,其實對弱小者已經係好大嘅幫忙」。
德蘭修女在83年訪港,一手創立為無家可歸者提供膳宿的仁愛之家的修女,昨日也有出席典禮,分享聖髑永久安放香港的喜悅,見證修女以另一方式再次來港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