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不僅惹港人不滿,就連台灣的攤販亦反彈!高雄六合夜市近年成為陸客必遊景點,但陸客不良的消費習慣卻讓攤販們不敢領教,有攤販甚至抱怨說:「買1杯木瓜牛奶要6支吸管、1份蚵仔煎要8雙筷子」。有店舖在攤位前掛上罵人牌子:「各位同胞千萬別看了、問了、點了之後,草泥馬的又不買了。」,諷刺陸客點了菜後失蹤、不給錢等壞習慣。
據悉,赴台旅遊的陸客多吃飽後才逛六合夜市,多人點一份合吃,陸客帶來了人氣,卻未必有買氣,有些消費習慣更讓人吃不消。有水果攤因為陸客習慣揑壓新鮮的水果,只好在檔內擺「請勿觸壓」的牌子,提醒客人不要亂壓水果。
指牛肉串是豬肉串
而一名在六合夜市賣烤雞腿肉、烤牛肉串,綽號「吳大牛」的攤商無奈表示,陸客常點餐後問雞腿是不是雞胸做的、牛肉是不是豬肉,令他不勝其煩,他於是自製告示牌寫上:「請不要再問雞腿肉串是不是用草枝擺(台語臭雞巴)的雞胸肉去做的,更不要裝懂瞎猜好吃的嫩牛肉串是趕羚羊(幹你娘諧音)的豬肉串。」沒想到用戲謔語氣寫告示牌後,陸客反而變得「阿沙力」(變得很乾脆、豪爽),一買就是四、五份,攤商說:「顯見陸客看了有感覺。」
而台北士林夜市賣吉利生炒花枝的戴老闆則說:「觀光客問東問西、好幾個人吃一盤很正常,有時會點很多樣,消費狀況其實還不錯。」
台灣《蘋果日報》記者現場訪問六合夜市的陸客看到告示後,是否覺得受侮辱?少數陸客說:「不會,有機會還要再來。」來自廣東的何先生,前天逛士林夜市時說:「看過四、五個人吃一道菜,這樣可以吃多種小吃。」一名台灣遊客則說:「消費習慣跟文化有關,做生意還是要客氣一點才對。」
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莊其章說,每天約有3,000至5,000名陸客造訪,陸客想吃很多攤,當然會有合吃的情形,旅行社也逐漸安排陸客在夜市用餐。六合夜市是南台灣最早的行人徒步區和國際級觀光夜市,知名小吃非常多,其中不乏經營二、三十年的老店。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系副教授蔡長清表示,業者可因應陸客消費習慣推出多樣化商品。高市觀光協會執行長沈元則表示,做生意應「以和為貴」,不要讓陸客以為台灣人都斤斤計較。
台灣《蘋果日報》
陸客有話說
陸客惹攤販不滿的行為
‧點餐後卻不見蹤影;
‧多人共點一份食物,向老闆要多幾份餐具;
‧不停講價,老闆不接受還一直糾纏,令人不勝其煩;
‧挑三揀四,水果攤的水果常被按壓損壞,甚至揑完了不買。
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