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買藥翻新長者中心 有篤數之嫌800億紓困N無又落空

助買藥翻新長者中心 有篤數之嫌
800億紓困N無又落空

【本報訊】了無新意的公屋免租兩個月、例牌菜式的綜援出雙糧、雞毛蒜皮地調高寄養服務津貼....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末代預算案」聲稱投放了800億元「穩經濟、保民生、投資未來」,但逾十萬N無人士始終未能受惠。這800億元更有「篤數」之嫌,例如注資100億元給撒瑪利亞基金,其實是未來十年的開支、斥資九億翻新長者地區中心,原來是打獎券基金的荷包。記者:雷子樂、歐陽子瑩、麥志榮

曾俊華的紓困措施重複又重複,今年扶助基層的例牌菜,包括斥資21億元向52萬名綜援戶、傷殘津貼、生果金申領者「出雙糧」;全港70萬公屋住戶免租兩個月,涉款19億元。他又再宣佈動用45億元,向250萬戶提供每戶1,800元的電費補貼、將強積金每年最高可扣稅款額,由1.2萬元增至1.5萬元等。

撥款安老院舍較有瞄頭

孤寒財爺提出的「關顧民生」新措施乏善可陳,較有瞄頭的包括增加1.37億元經常撥款,讓合資格的安老院舍及日間護理中心有更多資源聘用護士、社工;撥款7,000萬元推行私營殘疾人士買位先導計劃、分階段增加130個兒童照顧服務名額等。
至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政府補貼長者以兩蚊優惠價任搭港鐵、巴士、渡輪,曾俊華昨表示,已預留數億元推行,但最快今年下半年才能推行。
曾俊華又指會預留款項,將部份關愛基金資助的計劃,變成政府部門的恆常措施。東拼西湊的800億元「穩經濟、保民生、投資未來」使費實有「篤數」之嫌。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國柱舉例,曾俊華宣佈用9億元為全港250間長者地區中心、鄰舍中心進行環境改善工程,但這9億元其實是從獎券基金撥出,「根本唔係出自庫房荷包」。
政府向撒瑪利亞基金注資100億元資助病人買藥,表面上「斥巨資」,但這100億元預計要分十年使用,每年開支只得十億元。社區組織協會指出,港府的醫療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3%,遠低於6%至8%的國際水平。社協主任何喜華直指曾俊華的紓困方案是「舊瓶舊酒」,「夕陽預算案」再次忽視居住在籠屋、板間房等沒公屋、沒交差餉、沒電費戶口、沒領綜援、無交稅的低收入N無人士。

請願人士要求政府運用儲備放寬交津申請資格,結果未能如願。張志華攝

忽視長遠需要「等收工」

何喜華續稱,N無人士估計有十多萬人,曾俊華做了五屆財爺,第五度遺漏N無人士的需要。他批評跛腳鴨特區政府,只懂不斷推行一次性派糖措施,忽視社會長遠的需要,曾俊華表現令人失望,再次凸顯夕陽政府「等收工」心態。
社協要求政府用500億元設立扶貧基金、為全港逾120萬貧窮人口設立「低收入家庭生活補貼」。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批評,政府坐擁大幅盈餘,曾俊華只一如以往推出一次性的紓困措施,這些措施只能帶來短暫效用,過去數年已「派」了數千億元,但貧富懸殊等深層次問題從未解決。張國柱也說:「退稅、免租慳到嘅錢,市民好快就用完,政府點解唔起多啲公屋、居屋,長遠解決基層住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