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樓市去年急轉直下,加上經濟增長放緩令水泥需求減少,水泥價自第四季以來不斷降溫,如今環保部有意將水泥業的減排氮氧化物標準收緊,對水泥業儼如雪上加霜。業界料提高排放標準將令每噸水泥成本增加逾15元(人民幣.下同)將業界五成利潤吞噬。記者:陳韻妍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日前在海螺水泥(914)母公司海螺集團考察調研水泥業污染減排工作時表示,「十二.五」期間,水泥業是減排氮氧化物的重點行業,現時火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為每立方米100毫克,新型乾法水泥窰的氮氧化物排放普遍在800毫克,當局有意將有關排放標準收緊到300至400毫克。
每噸成本增15至20元
海螺高層坦言,倘排放標準提高到400毫克,對水泥業將產生重大影響,每噸水泥成本將增加15至20元,令企業成本提高,但同時會有助淘汰工藝水平不達標的企業,加劇行業整合。水泥股昨普遍走低,海螺及中建材(3323)跌逾1%。
內地每年新增水泥產量約佔全球新增產量80%,今年水泥產能料突破20億噸,以每噸成本增加20元計算,成本或增400億元。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指,以環保部研究中的標準,現時內地幾乎沒有排放合格的水泥企業,按前3年行業平均利潤計算新標準將蠶食業界全年利潤一半。
京華山一研究員何偉富表示,目前水泥股價格及數量已呈放緩之勢,而內地經濟增長放慢亦減少對水泥的需求,加上中央有意提高氮氧化物排放標準,水泥業資本開支料大增,毛利率亦難免受影響,倘水泥價格3月後未能顯著回升,今年業界將相當困難。
分析:難加價勿撈底
滙豐證券早前指,建築活動呆滯,加上去年水泥價格基數大,今年上半年東部及南部水泥價格按年料跌4.6%至10.6%,上半年水泥需求料與去年持平。瑞銀同意,基數效應下今年水泥價按年難上升,首季水泥股盈利按季料只能輕微上升。
海通國際中國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認為,水泥股今年面對多種困難,包括房地產投資疲弱、基建投放減少、環保標準收緊等,加上水泥價自去年第四季開始便再無上升,故現階段不宜低撈水泥股,除非房地產政策「急轉彎」或中央突加碼投資基建,否則投資者只宜炒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