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假的 - 邁克

假如我是假的 - 邁克

有點懷疑,打假這種具中世紀狩獵女巫風味的行動,除了山寨大國和小國,在其他地頭不可能展開得如此迅速如此順利,一人喊假萬眾爭議。譬如說,我就很難相信,艾菲爾鐵塔下失驚無神跳出個怒髮衝冠的勇士,實牙實齒指證第一夫人原來天生雞仔聲,那些印着她名字的唱片都由出谷黃鶯代唱,坊間會一呼百諾浮氾迴響;東京歌舞伎劇場門外,野郎透過擴音器揭市川海老?的底,宣佈前晚響鑼時伶二代正在六本木蒲吧,台上演到氣喘如牛的是愛子心切的慈父,恐怕馬上被扔進有復甦跡象的富士山口。他們的辨真醒覺力偏低,探測器基本缺乏驗貨功能,「假如我是假的」這種大膽的設定,無法在意識萌長。只有連奶粉也作假的草木皆兵國度,群眾才對冒牌聞風色變,加上「欠揍」「欠抽」一系列牽涉拳打腳踢的咒語在日常生活根深柢固,「打假」才這麼容易觸動神經。
動不動便咬定寫作人背後有間井井有條的工廠,大概源於七仙女神話,小妹妹在滾滾紅塵中漏夜趕功課,眾姐姐義不容辭下凡權充槍手,流水線作業戰勝了黎明破曉的交貨期限。你不能否認,「團隊」是很共產的思維,對分工合作共同創作的嚮往,遭帝國主義腐蝕的前殖民靈魂不會懂得。而且,香港人這方面真是見怪不怪了,處變不驚睬你都傻,早在半世紀前便已經見識過登峰造極的假。那個時候,大部份歌唱片女明星於水銀燈下擘大嘴不外得個窿,有勞金嗓子銀嗓子幕後發聲,還不是一樣施施然在影展勇奪最佳女主角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