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將發表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根據過往4年的趨勢,曾俊華發表預算案當日港股表現,與包括預算案日在內的一周表現往往相反,反映預算案可能成為港股短線轉向的訊號。
綜合市場消息,是次財政預算案重點包括推出多項稅務優惠,如上調個人免稅額、延長供樓利息扣稅年期、退稅逾萬元等等;至於現行的冷卻樓市措施則有機會繼續執行,但預料沒有新的壓抑樓市招數推出,即欠缺對港股構成重大影響的內容。
本報觀察曾俊華過往在任4年發表財政預算案時港股的表現,發表預算案當日恒指錄得兩次升、兩次跌;至於連同預算案日在內的一周表現,恒指同樣是兩升兩跌,似乎未顯示出任何有利港股的趨勢。
不過,恰巧的是,曾俊華過往4年發表預算案當日恒指表現,與包括預算案日在內的一周表現竟然完全相反。以去年為例,恒指於預算案日上升84點,但連同預算案日在內的一周,恒指總共上升406點。如果港股重覆過往4年的趨勢,明天港股表現,將與其後4個交易日的表現相反,這或能帶來一點點啟示。
地產股隨時炒一轉
個股方面,近年每逢財爺發表財政預算案,內容總提及大興木土刺激經濟,基建股往往有機會炒一轉。不過,去年預算案發佈前後,基建股例炒的魔法開始失靈,其中,中國建築(3311)於預算案期間,跟隨大市下滑,新昌營造(404)的升勢只是曇花一現,俊和(711)及打樁股泰昇(687)更是完全無影。另外,預算案間中就本港樓市落墨,對本地地產股可能出現實際的影響,但去年預算案前後,本地地產股只跟大市下滑,沒有發揮預算案的影響力。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認為,今年財政預算案未必能帶動基建股熱炒,反而沒有進一步收緊樓市的措施,市場或視為好消息,本地地產股更有機會炒一轉。他補充,財爺可能推出稅務及刺激措施,本地零售股有機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