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四放假,一心準備入場欣賞賀歲盃決賽日比賽,可是突如其來的寒風冷雨,小弟上年尾因被氣喉敏感折騰了好一段日子,結果忍痛放棄入場,只有在電視機前欣賞比賽;入場的10,000多球迷確值得一讚,你們真的很愛足球,特別是愛香港足球。
早前工作需要訪問南華足主羅生,羅生也不諱言要以經營娛樂公司的手法,去經營一支本地足球隊,確實賀歲盃加入了不少包裝手法,日、韓、中3支外隊各有看頭,日聯的清水心跳雖有龍格保因傷未能到訪,高原直泰及小野伸二兩位曾外流的前日本國腳,也份量不錯;城南一和不負2010年亞冠盃冠軍之名,也具備南韓人認真風格,兩戰均大炒對手捧盃,實至名歸。南華雖然兩度互射12碼見負敬陪末席,但安排了基士文掛靴儀式,繞場一周與香港球迷告別。
連鎖反應,香港其他甲組隊也開始注重了包裝;傑志簽入了曾效英超富咸的中堅列文,不少球會也引入「baby」,與球迷互動一番;較為就腳的旺角場亦重開,喜見不少本地賽事也算場面熱鬧,收費電視台的專屬頻道,更是破天荒。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香港足球只欠的,就是球迷重新入場的動力。球迷不想入場,總有不少藉口,甚麼「水準低」、「技術差」,你要拿英超、西甲的球星比較,當然沒法比,正如《阿凡達》、《變形金剛3》,與港產片作比較,不過港足賣的,是人味,是香港味!
文: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