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有嘢講:奧運冠軍渣馬前夕給包山王的信

我哋有嘢講:奧運冠軍
渣馬前夕給包山王的信

「成世人,點都要跑一次馬拉松!」對於今年渣打馬拉松的7萬名跑手來說,各懷不同理由。有人貪新鮮、有人扮鬼扮馬,亦有人想衝破舊有框框,這就是殘奧輪椅劍擊金牌得主馮英騏的理由。出發前,他的一封信,寫給因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的「包山王」黎志偉,希望以自身經歷道出,只要敢試,生命永遠燦爛。記者/攝影:林湛穎

親愛的黎志偉:

龍年快樂!如果你不介意,就讓我稱你做「包山男」吧!或許這個新年跟以前不太一樣,不能再自由走動,四出拜年、行花市,只有與輪椅和病床為伴,定會很不習慣。不過,我想告訴你,殘障運動員的生活一樣精采。
08年初夏,你在長洲奮力爬,拼命搶,那管包山有三層樓高,對手有多強,都不及你敏捷身手。這一夜,長洲小島變成你的華麗舞台,摘下桂冠一刻,內心有多激動,我很清楚。不過,人一生充滿變幻,有些事,我們倒是想盡辦法,祈求上天不要讓它變成真實;可是噩運突襲時,無人可擋。這就是命運。去年底你遇上車禍,我不肯定你日後能否再登包山頂峯,但我肯定你的運動夢不想就此跌碎。

黎志偉去年底遇上車禍致下半身癱瘓,但未有磨滅其鬥志。資料圖片

曾是攀爬教練的黎志偉(左),08年贏得長洲搶包山冠軍。資料圖片

戰渣馬 殘障也可活得精采

自從讀完有關你的報道,就泛起和你見面的念頭。你說不會放棄運動,攀山不成便打輪椅乒乓,我深信你一定能做到。當然,你要有心理準備,這條路崎嶇而漫長;困難不在於物理治療的陣痛,而是內心的掙扎。沒錯,你是08年長洲搶包山冠軍,也是一位傑出的攀爬教練,但不需要跟以往健全的日子比較,亦不必過份緬懷往昔的時光,為自己而活,為你家人而活。
參加完04雅典殘奧後,我退出劍擊運動員行列,到台灣讀碩士;本以為遠離競技場後,會專心在學術界發展,豈料去年受女友感染,參加大阪馬拉松輪椅組,再次挑起我的運動神經。坐着輪椅戰車,雙腿向後屈曲,上斜落斜、速度快慢,全賴一雙手,真的辛苦到極點;最終用2小時3分鐘完成42.195公里,之後幾日四肢痛到入心,滋味與成功感同樣畢生難忘。
下周日(5日)是我人生第二次跑馬拉松,也是在香港首次;再次走過高低起伏的路段,我會選擇咬緊牙關,證明自己的能力。不知何故,大部份港人總愛困在自己框框,讀完書、畢業後找份朝九晚六的工作,以為這就是生命的全部。同樣地,我們坐輪椅者看似是弱勢社群,但只要擁有敢於冒險的心,一樣可以活出一片天。

好消息 輪椅攀石逐漸流行

如果當日沒有跳出那個框框,我不會成為奧運冠軍,也沒可能會參加今屆渣馬輪椅組全馬賽事;我沒想過要轉型,變成馬拉松好手,再披港隊戰衣參加殘奧,只是想讓人們知道,殘障人士也可以活得有活力。
有機會見面的話,我還想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輪椅攀石(Wheelchairrockclimbing)活動在歐美漸流行;原理和攀石大同小異,當然雙腳需彎曲在輪椅椅墊下,感覺定有不同。在香港,攀石算是冷門運動,輪椅攀石更是聞所未聞,但縱是冷門,那又如何!只要堅持信念,保持樂觀,我相信你必能再次征服那巍巍高牆。

馮英騏
2012年2月2日

馮英騏小檔案

出生日期:07/02/1980(31歲)
身高:1米70
體重:62公斤
輪椅馬拉松最佳時間:2小時3分鐘
威水史:04雅典殘奧輪椅劍擊2金1銀、00悉尼殘奧輪椅劍擊3金1銅、00年香港傑出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