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歐債危機及全球經濟復蘇前景黯淡影響,美元成為避險貨幣令人民幣吸引力降,令熱錢湧入內地之勢續放緩,在人民銀行的外滙資產於去年底連續三個月下跌。
人行資料顯示,去年12月底貨幣當局外滙資產餘額為23.23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月下降310.6億元,為自去年10月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下滑。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稱,外部危機狀態稍微緩解,外部的流動性有所恢復,中國的外滙佔款溫和增長,這才是正常的趨勢。他並預計,今年中國的新增外滙佔款仍將維持在1.8萬至2萬億元的水平。
中國內部需求降
華創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華中煒認為,去年10月以來中國出現一定規模的資本流出現象,主要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導致的全球資本從新興市場流出的大背景下,加上中國內部需求的下降,導致海外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悲觀預期。從微觀上也可以觀察到很多跨國企業的利潤留存開始出現滙出的情況。
華中煒說,從經濟增長前景看,第二季度之後到下半年中國經濟可能逐步企穩,雖然資本流動總體上趨於平衡的傾向不變,但流出的勢頭應該會停止。
人行資料顯示,去年12月底金融機構外滙佔款為25.359萬億元。據此計算,去年12月外滙佔款下降約1003.3億元,為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而12月銀行代客結售滙亦為逆差153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錄得逆差,銀行代客結售滙是中國外滙儲備主要構成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