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負利率年代利股市商品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負利率年代利股市商品 - 潘國光

美國聯儲局議息後重申,低利率政策將延長約一年半至2014年底,並以2%的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PCE)作為通脹目標,同時將經濟增長預期降低,相信此等措施均反映當局認為未來經濟仍有隱憂,擔心引起通縮,故不敢改變現時的低息環境,亦同時要為加推量化寬鬆措施(QE)作準備。至於通脹的問題,就暫且擱下,待經濟穩定才處理。

儲局最憂慮通縮

現時美國的目標利率為0至0.25厘,根本就已是零利率的環境。去年12月的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3%,美國目前已處於負利率的時代。由於聯儲局會維持零息政策至2014年,如無意外,實質利率只會繼續保持在負水平。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對通縮的憂慮眾所周知,相信只要美國稍現通縮的風險,當局必然會盡一切辦法力挽狂瀾,而通脹亦將無可避免被推升,故由現在至2014年,實質利率保持下跌的機會頗大。
在負利率環境下,單純的儲蓄只會讓購買力不斷流失,故一般而言,持續的負利率都會推高資產價格。從1980年開始計算,實質利率跟股市(美國道指)及貴金屬(黃金)的相關性,分別是-0.52及-0.57,反映實質利率跟股市及貴金屬均呈相反走勢。

調配資產免縮水

從附表可見,自1980年開始,在負利率期間,股市及貴金屬大都明顯上升,例外的時段為2005年及2008年,前者時間太短,負利率只維持了兩個月,對市場的影響力不夠;後者剛好遇上全球金融海嘯,市場下跌包含了投資者對整體市場的恐慌,負利率不足以支撐市場向上。
目前,美國的負利率始於2009年12月,並已持續了26個月,我們現正處於近30多年來第二長的負利率時代。筆者相信,只要聯儲局對防範通縮的立場不變,便可能會創造出更長的負利率時代,投資者宜及早作好資產分佈的準備。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