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星期,又是一年一度的香港馬拉松長跑賽,今年報名參賽健兒的人數高達7萬人,再一次打破歷年參賽人數的紀錄。
來到最後一星期,有些業餘跑手會擔心平日訓練不足,便打算在最後一星期內,加操多幾課劇烈的訓練,藉此提升比賽的能力,其實這是一個絕對錯誤的想法。跑手現在應該進入休息期,確保身體得到充份的休息和恢復,去應付比賽。運動科學常言:「恢復就是能夠讓你走更遠的路!」
參賽的朋友可參考以下三招:(一)在比賽前一至兩星期,減低整體的訓練量,這種方式稱為「減量原則(TaperingPrinciple)」。從運動生理學分析,減量目的是使體內的肌醣和抗氧化等物質,得到充份的儲備。到賽前的一星期,全馬跑手減低訓練量至不多於15公里,而在最後兩天更需要有足夠的休息。並進行伸展活動,確保肌肉處於良好的作戰狀態。
(二)在這一星期內,跑手必須調節好個人的生理時鐘,每晚需要有6至8小時的優質睡眠。研究顯示,跑手缺乏睡眠,不但令跑步能力下降,而且大大增加抽筋及受傷的機會。(三)在賽前3天內,每日進食比平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多吃一、兩碗飯,這樣做法可以讓身體儲存多一至兩成的醣份,以供應比賽之用。每日飲用足夠的水份,確保身體有正常的新陳代謝。還有,比賽當日緊記攜帶大會的號碼布及計時晶片。加油呀!
文: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