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的發展,很多時是有心的好醫生,為幫助病人更好復元,想方法推動了研究甚至找到出路。
六十年代以前,當病人發現有乳癌,醫生的做法,是會將整個乳房、附近大小胸肌及淋巴全部割走,創傷性非常大。那時大家對乳癌認識不多,到發現乳房潰爛流膿才看醫生,病情已相當嚴重,所以乳房縱然全切了,但病人存活率卻只有百分之十三。
六十年代以後,醫學界發明了電療及化療,令存活率有所提升。原來,患者割除乳房後,仍可能會有些壞細胞經血液循環走到其他地方(即遠端復發或擴散),反映患者割走乳房,仍無法解決復發的問題。而電療則可遏止癌細胞生長,令復發率降低兩、三成。
一九六八年,現今乳癌之父,意大利著名外科手術醫生UmbertoVeronesi向世界衞生組織,提出一個破天荒建議:乳癌病人可否毋須切除整個乳房,而只做局部切除手術,術後輔以電療,存活率與全乳切除相等。這種名為Quadrantectomy的手術,只將有事的部份乳房切走,而保留大部份,對患者減少創傷性。經歷二十年發展,這種手術由歐洲流傳到美國,亦由切除四分一個乳房進展到局部切除,技術日趨成熟。
一九八七年,我為香港首次引進這種手術。那時我在港大做醫學研究,經常在瑪麗及廣華醫院工作,而今次創新性手術,在廣華醫院進行,病人是醫院護士長。由於早發現,她的腫瘤只比黃豆般大一點,可以做乳房局部切除。術後護士長很開心,並感謝我,表示去買胸圍或泳衣都可全無顧忌。是醫學發展幫了她。每年我都會收到她的聖誕卡,她已經退休,如常享受生活。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張淑儀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