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gun=光棍 Chinsumer=中國購物狂Chinglish入侵傳統英語

Guanggun=光棍 Chinsumer=中國購物狂
Chinglish入侵傳統英語

昔日常被人引為笑柄的中式英文(Chinglish),近年隨着中國國力提升,正猛烈衝擊着英文辭彙庫。歐美多國各大傳媒直接引用中式英文的情況大增,LeadingDragon(領頭龍)、Chinsumer(中國購物狂)、Antizen(蟻族)等詞匯在英美主流媒體屢見不鮮。由中國網民創作,又經外媒報道的中國特色英文辭彙已多達27個。

由2010年開始,中式英文首先風靡內地互聯網,以中式英文「Gelivable」(給力)為例,似乎就標誌着一個從「中國人背英語單字」到「中國人造英語單字」的跨越性時代,就連極具影響力的《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也對這種現象嘖嘖稱奇。

英報用"PekingPound"

美國全球語言監督機構的報告顯示,1994年以來,國際英語增加的詞匯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到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外國媒體上,由中國網民創作的英文詞匯更越來越常見,例如將Chinese(中國人)與Consumer(顧客)合成的單詞"Chinsumer",意指出國旅遊時揮金如土的「中國購物狂」。"Antizen",是把Ant(螞蟻),加上"izen"作為後綴,用來形容低收入的80後大學生群體,簡稱蟻族。
外國傳媒報道中國現象時,直接以普通話拼音當辭彙的情況也不少。英國《經濟學人》報道中國男多女少的現象時,將未婚男子「光棍」直接翻譯為"Guanggun";美國《紐約客》雜誌描寫大陸新一代時出現"Fenqing"(憤青)。

Fenqing(憤青)

Chinsumer(中國購物狂)

去年11月,英國廣播公司(BBC)特意用了一個在英語中極不常見的詞彙"Leadingdragon"(領頭龍)來表述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地位。而為了形容中國豪客在英國百貨公司掃貨消費驚人,英國《每日郵報》以"PekingPound"(北京鎊)形容中國人所花的英鎊,指北京鎊所消費的LV、Gucci等大牌奢侈品預計將會佔整個奢侈品行業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何亮亮稱,中國特色的英語詞有趣而且貼切地反映了某種社會現像,或表達了某種個人感情。中國網民造詞的智慧不僅使英文有了特色,也使得漢語更加與時俱進,這種詞匯是一種所謂的中西結合。也有專家認為,隨着中國國力的提升,上述情況反映中國文化正對世界文化形成強烈補充。北京《法制晚報》

外媒流行的中式英文

Antizen
指「蟻族」,形容低收入80後大學生群體

ChinaBear
中國熊,形容中國A股市場吼聲如四面楚歌

Chinawood
相對美國的荷里活(Hollywood),中國塢指中國電影

Chinsumer
指出國旅遊時揮金如土的中國顧客

Fenqing
指憤怒青年,即「憤青」的普通話拼音

Guanggun
未婚男子,「光棍」的普通話拼音

LeadingDragon
領頭龍,形容中國帶動全世界經濟

PekingPound:
北京鎊,指中國人花的英鎊

資料來源:北京《法制晚報》